怀念父亲做的腊八粥
端起那一碗腊八粥的时候,你会想到什么?儿时父母的疼爱?离家后母亲的思念?出门在外朋友的关怀?陌生人给予的一点温暖?这粥比我们想象和以为的更加醇厚,因为满满的不是米,而是情,是无论日久弥长,不管沧海桑田,都无法改变的内心深处的温暖。
父亲半夜熬腊八粥香气四溢
父亲熬的腊八粥是世界上最好喝的,因为父亲对孩子最上心,春天晾晒保存下来的玫瑰花瓣,夏天杏树下拾起孩子们丢弃的杏核砸开取出里面的杏仁,秋天野地里寻觅到的几颗枸杞、大枣和花生,还有奶奶从早就预备下的红豆、饭豆、大米、小米……更有父亲给爷爷买来压咳嗽的冰糖,给奶奶买来的栗子,去姨家做客大姨家亲戚给的新疆葡萄干……种种材料齐全以后,父亲会细心淘洗干净,该泡的泡,该煮的煮,预备齐全才去休息。
半夜,父亲就会蹑手蹑脚起床熬起了腊八粥,睡梦中,那自锅盖边沿袅袅升腾起的香气轻盈地扑向我,闯入我的梦中,早晨根本不用父母亲一声声的呼唤,我就会早早爬出被窝。桌上的大碗非常神气,一年中少有的神气,里面的腊八粥热腾腾的,光闻那香气就狠不能把锅都吃喽!妈妈在旁边一个劲地嚷嚷:晾晾再吃……我往往等不及她的话落地,就端起各自的饭碗,猛一口下去,嘶溜嘶溜……一个个嘴里含着腊八粥,眼里满是烫出来的眼泪,却一个个嘟嘟囔囔地哼哼着,没有一个把碗放下的!在我们的小肚子再也填不下一口腊八粥以后,大人们还神秘地告诉家中的男孩,吃完了早饭要去房顶上拉巴一会,说“腊八拉巴,成名成家!”
嘴角留着粥渣就往学校跑,第一件事当然就是吹嘘自己家的腊八粥好吃,最后的胜利者往往是我家。儿时的腊八,滋味特醇、特浓、特别深远,而且连带着年的感觉也格外具体、生动又丰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