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到永远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298187759
本馆由[ 红红 ]创建于2010年08月28日

妈祖

发布时间:2011-10-04 11:14:43      发布人: 红红

妈祖信仰在台湾
无论如何,妈祖信仰事实上确实已经是台湾最普遍的一个民间信仰之一。由於最初的一批汉人是远从大陆渡海而来的,所以保佑海上平安的神明——妈祖,也就成为台湾人最普遍信仰的神明之一。无论大庄或小庄、山村或渔村、乡镇或市街、港口或内山,都可看到妈祖庙。仅台湾一地,「就有妈祖庙510座,其中有庙史可考者39座,内建於明代的2座,建於清代37座」(中华人 nd)。台湾主要的妈祖庙有彰化鹿港天后宫、云林北港朝天宫、台中大甲镇澜宫、台南市大天后宫、正统鹿耳门圣母庙、竹南镇后厝龙凤宫。北港朝天宫和大甲镇澜宫和湄州祖庙结成至亲庙。

虽然妈祖信仰的起源地是大陆,当此信仰传到台湾以后,却已经改头换面而成为整个台湾岛香火最盛的神只之一,「『妈祖』在中国福建南方原是『出海妈祖』,只是渔民的守护神。但在台湾的妈祖已成『过海妈祖』,她在历史上已成离开唐山的移民祈求平安到台湾的过海守护神。台湾妈祖可以说已扎根於这块土地,成了一部独立於中国妈祖之外的本土神明」(张德麟 2003,3)。这种见解,大致上已经成为当今不少台湾学者对於妈祖信仰的解释(另见董芳苑 2003,61-4;史明 1992,31-2)。

和台湾妈祖信仰相关的祭祀活动
妈祖生日
每年农历三月二十三日是妈祖的诞辰。在这一天,各地的妈祖庙都会张灯结彩、演戏,非常热闹。最古老的澎湖马公的天后宫,被中华民国内政部列为一级古迹。

大甲镇澜宫每年在妈祖生日前则举办「大甲妈祖回娘家」的活动,让信众步行跟随著妈祖神轿,从大甲一直往南走到北港。该活动参加者动辄十数万人,队伍迤逦数公里,可说是在台湾仅见的最大规模宗教活动。近年来改往新港奉天宫进香绕境出巡,路程更远,人数却更多。

至於北港朝天宫的迎妈租,其热闹场面也与大甲妈祖出巡不相上下。每年开春之后,各地到北港拜妈祖的信众便络绎不绝。到了诞辰当天,涌进北港的信众,更有如浪涛汹涌般,镇日锣鼓喧天,热闹的程度甚至到疯狂的地步。

迎妈祖
所谓的「迎妈祖」,是到外地去迎一尊本地居民普遍信仰或有渊源的妈祖来参与巡境的活动。不管自己村里或是共同举行迎妈祖的区域是否已有一尊「在庄妈」或「在地妈」,都可能会往外地去迎妈祖。通常是往地域层级高一点的地方去迎妈祖。例如,台中县雾峰、乌日与大里地区有一个「东保十八庄」迎妈祖的活动,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共有十八个村庄参与,这十八个村庄并没有共有的庙,但却有一尊共有的妈祖称为「十八庄妈」。每年3月1日(农历)开始把附近的旱溪妈祖、南屯妈祖、台中妈祖、彰化妈祖通通请来,参与绕境,队伍当中,「十八庄妈」在前领路,各庄依一定的顺序,逐日在庄内迎神绕境并请客。

近来学界人士从「祭祀圈」的概念来探讨这些迎妈祖的活动,藉由「神界」的疆域观念,重新解读「人界」中不同地域之间的从属关系。这是典型宗教社会学式的研究取向。

进香
「进香」则是到远处的、有名的、历史悠久的、香火旺盛的寺庙去朝香,表示对该神明的敬意。与迎妈祖的差别是进香并不会把对方的妈祖之神像请回来,只是去分沾她的香火,因此自己的神明是要出去的。到了进香对象的妈祖庙,神像也要进去,放在神殿上,有时是用「掬火」的方式,有时是用交香的方式,沾取对方的香火。另一个与迎妈祖的差别是进香的地点不一定与地域层级有关,因此进香的地点远一点也是常见的事。

1987年丁卯年九月初九,是妈祖升天一千周年纪念,在湄州岛举行了大型的妈祖千年祭典。有上万名的香客涌进祖庙进香,也有来自世界各地的朝圣者和学者参与。

妈祖信仰在澳门
妈祖在澳门亦相当多人信奉。最显著的例子,澳门西文名称,即是由「妈阁庙」一词转化而来。


妈祖信仰在马祖
依据连江县政府观光局表示,马祖当地民间传说,妈祖在16岁时因为投海救父兄而罹难,遗体漂流到马祖南竿岛的澳口,村民葬之於天后宫现址,后来湄洲乡亲将遗体迎回归葬。马祖地名因此而来,妈祖也是马祖居民重要的信仰。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