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朱厚泽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264533951
本馆由[ 孝行天下 ]创建于2023年03月13日

我眼中的朱厚泽(3)

发布时间:2012-08-13 14:31:01      发布人: 一米阳光
作为本籍省委书记,朱厚泽对生他养他的贵州高原这块热土有炽热的爱与深深的了解;作为一名学者型官员,他对贵州的开发与发展有着深邃的思考与独立见解。因此,进入省委后,许多见识与风格,颇为人们瞩目。

  这里,可以讲讲我亲历的一些情况。1984年1月4日至8日,当时的中央总书记胡耀邦视察贵州,我随行采访。4号那天,在花溪碧云窝宾馆与西南四省市主要负责人讨论发展战略问题。会议开得生动活泼。在分析各省特点时,胡耀邦问:像你们贵州这样,能源这么丰富,有色、黑色金属资源这么丰富,全国有哪些地方可以比?东北有没有?华东没有,华北呢?当场一时未有人回答。朱厚泽见状,便从容不迫,以简洁明确语言答道:“贵州资源是综合的,能源、有色、黑色匹配在一起,是综合优势”。耀邦听了很高兴,说:“对了!就是要有这个概念。别的地区某项资源很突出,但不匹配,能源、有色、黑色综合在一起,可能西南第一。要把眼光放在这上面,要提请中央注意这个特点”。

  朱厚泽不像有些同志,老是强调贵州穷,要求中央照顾:就贵州论贵州。他总是从全局高度看贵州。还是那次座谈会,1月5日,耀邦同志提出要把不发达地区开发问题,提到全国战略地位。在耀邦讲话的时候,朱厚泽有一段精要插言。他说:

  “青藏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云贵川处在它们的中间阶梯。云贵川对平原是能源资源的支撑。再往上阶梯开发,云贵川又是立足点。把这个中间阶梯放在战略要点上,非常重要。从生态讲,也要抓长江、珠江上游的生态保护。最近二三十年长江总流量下降近一半。干流支流都要开发,应先开发支流。干流开发了,而支流生态没有解决,不能保扩干流。先开发支流,资金也可以少些。要从支撑华东、中南着眼考虑云贵川问题。”(见笔者当年列席会议采访记录),随后他又把这个观点概括为:“治理支流,屏障干流,开发支流,促进干流”。

  当时与会者还有胡启立和杨汝岱、池必卿、安平生、廖伯康等西南各省市大员,还有昆明大军区司令员张桎秀、团中央副书记刘延东、耀邦秘书郑必坚等,堪称冠盖云集。而朱厚泽以极短的时间,即席插话,话音一落,就引起许多人共鸣。杨汝岱立表赞同,廖伯康也发表了同样观点。耀邦当即予以肯定。需知,这是在中央作出西部大开发之前二十年的事啊!朱厚泽真是一个想大问题、出大思路的人!

  朱厚泽到省委工作时,贵州正面临一个新的形势。农村包干到户的激烈争论基本过去,池必卿那句“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名言,在贵州干部中近乎家喻户晓,在全国也颇博美誉。贵州在农村改革方面初着先鞭。然而,贵州与沿海地域差异性也在新情况下凸现出来。这就是:沿海城乡具有从晚清起开放通商的百年传统,有发展商品经济的较深厚的社会文化积淀。而贵州,尤其边远农村,则基本上停留在自给自足的商品经济极不发育的原始状态。一旦农民从僵硬的“一大二公”体制下解放出来,商品生产经营的劣势就明显暴露出来,城市体制的弊端也更加显现。朱厚泽长期从事工业与城市经济工作,对那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与城乡二元结构痼疾有很深的体会。面临新形势,他开始思考着更深层次与更高层面的改革问题。当时,池必卿提出:包干到户后“要有新的得心应手之作”,贵州日报曾以此题发过社论。厚泽与池必卿、王朝文等省委领导之间交换认识的详情我不得而知,但我发现他那阵子不断往农村跑,对许多地州市县城乡进行调研。每次从农村回来,总是给我们提示,报纸宣传要转变观念。以我个人来说,干过十多年言论编辑工作,写过言论不下几百篇,多属催耕催种那老一套。包干到户后,农民自主经营的积极性高涨。厚泽对我说:种什么,什么时候种,莫非还要你总编写社论发号施令吗?!原来他心中已酝酿成熟了一个新思路,就是在继续稳定包干到户责任制的同时,要把领导注意力转向对农村专业户和乡镇企业的扶持,推动农村专业分工和商品经济的发育和发展。说真的,那时我多次听他爱用“发育”这个词儿表达他对问题性质的判断,很觉新鲜。他曾绘声绘色地给我描说贵州边远山区商品经济是何等之不发育。农民家里鸡蛋多了,不懂得市场交易,却把它放在路边,自己躲在寨口看过路人拣走鸡蛋,留下点钱,才跑出来把钱取回家。这不是笑话,而是那时云贵高原穷乡僻壤的现实。

  在那几年,朱厚泽身体力行,鼓吹发展商品经济。他本来最讨厌报纸报道他的个人活动。有一回,却报道很醒目。那是他与贵阳市委书记李万禄一同去花溪看望一家养鸡专业户,三个人合拍了一张照片,标题上写:“立此存照”支持你们放开手脚干!(见1984年2月11日贵州日报一版头条)他反复在各种场合阐述农村改革要迈开第二步,要改革农产品购销制度,疏通商品流通渠道,发展民间商业和运输业,抓公路建设和场坝、乡镇、城市的市场建设与市政建设。这就涉及转变传统的计划经济、国营垄断、政府控制等一整套思想观念和组织体制;城乡改革势必要结合起来,联动推进;干部教育与选拔等也要有相应转变。据悉,当时他向池必卿说:“这个事情,可是太大啊……”,必卿打断了他的话,高兴地说:“这就对了!还想用过去催耕催种那老一套来对付现在的城乡经济局面,行吗?”池的态度十分鲜明,要求厚泽就按这个思路谋划和部署工作。这事,反映到我们新闻报道上也有明显转变,报纸版面上新鲜语言多了,思想也活跃了。我们以厚泽提出的“用商品经济的重炮,轰开封闭的山区大门”作大标题,在报上大声疾呼。报纸发了一系列支持农村专业户的言论与消息报道。有些言论的标题很尖锐,比如《二贩手是二郎神》、《为‘弃农经商’正名》、《长途贩运不是投机倒把》等等,都是体现了厚泽的意见。

  与此相联系,厚泽还提出必须打破固有的行政区划理念,按经济流向规律,放手让边远县与周围比较发达省市建立更紧密的横向联系。他打了个生动的比方:赤水县进长江才五十五公里,而贵阳进长江要五百公里,你说谁是中心?不要有那么多封建宗法观念嘛!说你那个地方是属于我的,非要赤水人把所有竹子一下扛到贵阳来,何必呢?黔东南木材,就依清水江顺流而下到洞庭湖去不好么?不要什么都由省里管得死死的。当年贵州日报就是在他的思路启示下,开辟了《黔边行》专栏,发了一百期。《开场的话》大都采用了朱的精彩语言。1985年夏,胡启立同志来黔时,曾把《黔边行》复印本一套送给启立。听说,后来启立把它转送给新任贵州省委的书记。

  厚泽的思路不断深化与系统化。1984年夏末,在省委全委扩大会上,他代表省委作了一个贵州省经济体制改革指导思想的口头报告,题为《统一认识,自觉推进全面改革的发展》。没有事先弄出几十条、百把条文件,着重讲思路,讲观点,他没有写出书面发言稿,一讲就讲了几个钟头,全场两三百省内各级主要领导干部听得津津有味,全神贯注。讲完后,必卿即席发言,我发觉必卿很动情,他说厚泽讲得好,是很动了脑筋的,让我来讲,不一定讲得这么好。我觉得池的话不是官场客套,而是作为一位长者的由衷喜悦。

  我印象特别深的是,厚泽在报告中用了四句话:“放权简政,激活细胞,横向联系,服务协调”,每句话都敞开阐述,而观点集中到如何认识商品经济的不可避免、不可逾越,城乡改革又如何适应新形势。那次省委全会,没有事先拿出照搬照套的文件,没有把精力放在抠字眼、抠条文,而重在理清思路,在方向性问题上求得领导层大体达成共识,所以反映比较好。实际上为此后贯彻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正式决定,在思路上作了先导性的准备。依我感受,那真是一次不可多得的理论与实际结合的生动学习会。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
  • 默哀了。


    写信时间:2013/01/21 13: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