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生彬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000002640
本馆由[ 清风阳光 ]创建于2009年12月31日

谭生彬:人民的“小主席”

发布时间:2014-01-04 16:53:58      发布人: 峻岭

                                           家乡建有衣冠冢”      

        带着寻访延长县首任红色县长谭生彬的愿望而来,延长县安沟乡的阿青村这个并不起眼的地方,突然变得神圣起来。
        
按谭姓族人和村民们的说法就是我们村里出了个大官,当过延长县首任县长。至于官至哪一级,没人能说得清楚。但在延长,谭生彬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的英雄。在这里,谁不知谭生彬就像法国人不知道拿破仑一样叫人感到怪异。
        
村上谭姓人很多,留守儿童和老人多,青壮者少见。村民谭志来带我们来到了谭生彬出生的窑洞前。
       
这几孔空洞闲置已久,但保护完好。故居在塬面下的一个浅滩里,站在原面上,几乎看不到这个院子。不大的院落里杂草丛生,周边长满了高大的树木。崖畔上的一棵大树,树龄在百岁以上,一个人都合抱不过来。高大的树冠下,老老少少聚在一起拉家常,打发着闲散而宁静的黄昏。谈起他们的前辈,除去崇敬就是自豪。随着时间的流逝,谭生彬对后辈们的影响更加深远。
        
为了祭奠方便,侄儿谭永义在家乡的祖坟地里修了一个衣冠冢,并立碑纪念。谭家的祖坟地就在村头的一片开阔地里,视野开阔,面临乡间小路。谭志来说:谭生彬一家人,老早都在外面做大事,他的家人,村里人没多少人见过。建坟墓立碑时,我们都见过,只埋了件衣物和照片。
        
一同前往的县党史办原主任郝旭峰跟村民们显得格外熟络,对英雄的年代和英雄的故事追述,把人们的思绪带到了那个充满激情与理想的年代。

        
谭生彬是朱幼康的学生,比起他的老师来说,谭生彬是幸运的。他一生沉浮无常,毁誉由人,人生历经坎坷,尤其在文革中遭遇的迫害,身心俱伤。后终被平反,赞誉有加,让人徒生感叹。
                                                      
初识革命
        谭生彬,1911518出生于延长县安沟乡阿青村。1926年,谭生彬在延长县第一高小读书时,同许多进步青年一样,广泛接触《新青年》、《向导》、《马克思主义浅说》、《共产党宣言》等进步书刊。从此,他的眼界开阔起来,思维活跃起来。
        1927
4月,经董耀卿、胡金城介绍,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次年春转为中国共产党员。同年冬,共青团延长县特区委员会成立,谭生彬出任首任团区委书记。期间,他组织学生上街张帖标语,散发传单,发表演讲,宣传革命道理。到北区、南区等地农村,宣传新思想,发动群众组建农民协会,利用农民协会和豪绅地主开展斗争。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后,国民党延长县党部严密监视一高师生的革命活动,中共延长党组织被迫转入地下活动。当时,董耀卿任教育局长,谭生彬和几名党团员被派到教育局协助工作。这样就控制了教育权,便利了保护党团组织和地下秘密开展活动,也便利了继续秘密组织和支持一高的革命活动。
        1929
10月,延长地下党组织与陕北特委失去联系,区委书记夏资生已调走,区委工作无法统一安排。12月,谭生彬回到家乡,协助南区党支部发展党员20多名。
        9
月下旬,原在杨虎城部队时入党的杨庚午以替黑宪章报仇为名,和黑宪章的部下王金奎、养子黑志德联合起来,在后九天拉起一支武装力量。起初,只有二、三十人,四处打富济贫,给反动势力以沉重的打击。周围各县党组织积极活动,组织党团骨干上山参加武装,不少受灾的穷苦农民也参加了武装,不到两个月就发展到三百人。
        
此时,正在狼神山特支巡视工作的赵文蔚(真名李锦锋),接到陕北特委去后九天协助杨庚午工作的通知,由当地共产党员阎存善陪同上了后九天。谭生彬应赵文蔚之约,为掩护身份,用拉票子的方式也上了后九天。谭生彬上山后,在后九天成立了党支部,书记赵文蔚,组织委员谭生彬,宣传委员刘子善。在此期间,延长县委、延安区委、陕北特委先后向后九天派去大批共产党,其中有贺延年、阎红彦等几十人。罗成德、高朗亭(高永光)、贺德清等共产党员是联络员。支部成立后,瓦窑堡、清涧、延长、延川、宜川等县党组织动员大批农民和进步青年参加到这支部队中。同时,通过党的工作,逐渐把这支部队改造成带有革命斗争精神的农民武装。
                                                         
延长首任红色县长      

        后九天的农民武装迅速发展,到1930年春发展到一千多人,引起了国民党陕北军阀井岳秀的恐慌。井岳秀令256旅高双成部围剿。高双成多次派人商谈争取收编无果。19306月,高双成搬来杨庚午父亲杨汝珍到后九天哭劝,又派部队进驻距后九天17公里的北赤村,兵临城下,威胁杨庚午。此时,后九天党支部刚成立不久,共产党员还不能公开活动,还没有完全控制这支成分复杂的武装。在队伍发展壮大的同时,重重困难也随之而来。武器、弹药、粮食、资金都没有供给来源,加之高双成兵临城下力量悬殊又不能硬打硬拼,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杨庚午接受了高双成的收编。为了保存共产党的力量,在接受收编前杨庚午通知谭生彬等共产党员离开了部队。
        1930
年秋到1932年底,谭生彬先后在皇庆寺、董家塬、县一高以教书为掩护,坚持秘密进行革命活动。19325月,谭生彬秘密发动上万农民包围县城,抗粮抗款。国民党县长王俊杰不仅对群众提出的问题置之不理,还命令警察鸣枪威胁,从城墙上向群众投掷石块,激起众怒。谭生彬鼓舞群众坚持斗争,断绝了县城的一切供给。围城斗争坚持了10天,县政府迫于压力,惩办了打人凶手,答应了群众缓交粮款的要求,但是也秘密下令缉捕谭生彬等闹事骨干分子。在地下党的帮助下,谭生彬等安全转移至西安。
        1933
2月,谭生彬等受陕西省委派遣,由西安出发经淳化、土桥到井村,通过联络站转送到谢家寨,找到陕甘特委,加入红二十六军骑兵连。红二十六军在一次战斗中失利,谭生彬突围脱险。几经辗转,回到延长。
         1935530,刘志丹率红二十六军、二十七军解放了延长。成立延长县革命委员会,
前敌总指挥部决定谭生彬任主席。918,在赵家塬首次召开县苏维埃代表大会,谭生彬当选延长县苏维埃政府主席。这样,谭生彬就成了延长县革命史上首任红色县长。这一时期,他及时组织领导全县开展民主选举,建立区、乡苏维埃政府,组建赤卫军大队。是年冬,他领导全县农民打土豪分田地,让农民翻身作主。
                                                           
我是大主席,你是小主席
        19361月,中国工农红军东征。1936126,毛泽东离开瓦窑堡,经冯家坪、文安驿(属延川县)、后段家河(属延长县),于29日到达延长县城。131,毛泽东在延长县城主持召开了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会议。周恩来、彭德怀、杨尚昆、叶剑英、林彪、聂荣臻、徐海东、程子华等参加了会议。会议确定了在发展中求巩固的方针,组成了中国人民红军抗日先锋军。总指挥彭德怀、政委毛泽东、参谋长叶剑英、总政治部主任杨尚昆、组织部长黄克诚、民运部长刘晓、宣传部长陆定一、后勤部长杨立三。会议决定周恩来等留驻陕北苏区,以保证牢牢掌握黄河渡口和保障我军后勤供给。
         
谭生彬组织全县军民,全力协助红军总兵站筹备渡河,紧张动员全县人民搞好军供支前工作。因工作出色,成绩显著,受到毛主席接见。毛主席亲自批准发给谭生彬三号驳壳枪一枝,以资鼓励。
         
红军离开延长前,延长石油厂请毛主席吃饭,谭生彬作陪。席间,毛主席指着谭生彬说:我是大主席,你是小主席。你这个小主席搞得很不错嘛!表扬肯定了谭生彬的工作。谭生彬说:请主席放心!我这个小主席一定听您这个大主席的,保证做好支前工作,积极支援红军顺利渡河打到山西去!
        24,毛泽东离开延长,经延川等地,前往清涧县袁家沟。
        1936
6月,红军东征结束,回师西征。国民党军队乘机对陕北苏区发动疯狂进攻,国民党42247团刑海亭部及豪绅还乡团百余人侵犯延长,共产党员谭生兴(谭生彬二哥)、胡金城惨遭杀害。面对反动派的嚣张气焰,谭生彬毫不动摇,带领全县军民开展游击战争,经常袭击国民党军及还乡团。1937年冬,谭生彬与当地驻军部署,于呼家川将窜入苏区骚扰的国民党军的一个营全歼。

         1940
10月,谭生彬调任陕甘宁边区粮食局局长。期间,谭生彬忘我工作,全力抓好边区的粮食供应工作,有力地粉碎了国民党的军事进攻和经济封锁,为建设和保卫陕甘宁边区做出重大贡献。1941年至19422月任陕甘宁边区抗战动员委员会副主任。1942年入中央党校学习。1945年,谭生彬被选为中共七大代表,出席了共产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解放战争期间,谭生彬历任陕甘晋绥联防军党委委员,组织部部长,西北军区政治部组织部部长兼党委书记。1947年,胡宗南军大举进攻延安,谭生彬负责西北军区直属机关干部、家属的撤退工作,克服重重困难,顺利完成转移任务。
                                                    
久经考验,彰显老党员的本色
        新中国成立后,谭生彬历任西北军区政治部代主任,中共中央西北局纪律检查委员会副书记、西北军政委员会政治法律委员会委员,西北军政委员会人民监察委员会秘书长,西北行政委员会人民监察委员会副主任、秘书长、党组副书记,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部工业监察司司长、部长助理,中共青海省委书记处书记。
        1962
10月,因习仲勋反党集团问题受到株连,被错误撤职。此后,历任化工部锦西化工厂副厂长、化工部科学技术顾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法制委员会委员。文革中遭受极林彪、四人帮的残酷迫害,身心受到严重摧残。1980526病逝于北京,终年69岁。
        
中共中央组织部1980617为其作出了书面平反结论;628,在北京医院为他举行了遗体告别仪式;630,谭生彬追悼会在八宝山革命公墓礼堂隆重举行。
       
悼词说:谭生彬同志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不惧当时严重的白色恐怖,带领延长县人民,向国民党反动派展开了各种形式的斗争,为创建、巩固和发展红色政权,做出了重大贡献。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后,他积极组织和发动全县军民大力支援东征,成绩显著,曾受到毛泽东同志的亲切接见。抗日战争时期,他坚定不移地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与国民党顽固派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为建设和保卫陕甘宁边区,作出了很大贡献。1945年被选为七大代表,出席了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解放战争时期,他在部队做组织工作,忠实地执行了党的干部政策。新中国成立后,谭生彬同志为我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满腔热情地忘我工作。他曾长期从事人民监察工作和党的纪律检查工作,认真贯彻执行党的纪律检查和人民监察工作的方针和政策,忠于职守,不徇私情,为建立和健全人民监察制度和社会主义法制,做出了积极贡献。
        
悼词中有这样的评价:谭生彬同志是一位识大体、顾大局的优秀党员。他在被错误地撤销青海省委书记处书记职务,调到化工部锦西化工厂任副厂长以后,坚决服从组织安排,处处以党的利益为重,不计较个人恩怨,兢兢业业,努力工作,表现了一个老共产党员的高度党性原则。过去对谭生彬同志的错误处理,现已纠正平反,恢复名誉。粉碎四人帮后,谭生彬同志坚决拥护党中央的决定,拥护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并且身体力行,为恢复和发展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做出了榜样。

                                            郝旭峰  峻岭  冯建军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