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蘧常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258478190
本馆由[ 孝行天下 ]创建于2010年07月12日

王蘧常:人物年表

发布时间:2010-07-12 09:51:00      发布人: 孝行天下

    1900年6月生,3岁时识字,区分四声。4岁时随父赴广西,习《文字蒙求》等训蒙读物,并执笔“描红”,继读四书与《毛诗》。7岁时耽读韩愈、柳宗元文章,作诗10余首,被誉为“神童”。10岁时入富川县学受读。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父携眷回嘉兴。

    1912年,入嘉兴高等小学。14岁,越级入浙江省立第二中学。15岁始代父作字,初露头角。后因病辍学,在病床上以指代笔,摩挲唐拓《十七帖》影印本,比画记忆。读攻《爨龙颜碑》等六朝碑版。读包世臣的《艺舟双楫》,更加潜心书法。

    1917年夏,蘧常仰慕沈曾植。次年,沈曾植给予示范。又取《郑文公碑》墨拓八大轴相赠。

    1919年,蘧常在上海正式拜沈曾植为师,学习书法与文学、诗歌、历史等。

    1920年夏,携《爨龙颜碑》习作七纸,求正于沈曾植。时康有为在沈家作客,代为批改,并大加赞赏。1920年入无锡国学专修馆,受教于唐文治。21岁时,蘧常编写《三代史》,在报刊上零星发表,王国维读后大为赞赏,誉之为“王三代”。

    1924年毕业于无锡国学馆,同年由唐文治介绍,入私立无锡中学任教。

    1925年至1926年任无锡专门国学院讲师。

    1927年去上海,先后执教于光华大学附属中学高中部、大夏大学预科、复旦大学中国文学系。次年,继续钻研诸子学派,撰成文稿,并获知于梁启超。

    1928年至1929年任复旦大学中文系讲师。

    1930年任大夏大学国文系教授,后又兼任高等师范科国文系主任。

    1938年,无锡国学专修学校自广西迁至上海,蘧常任教务长。

    1938年至1942年任上海国学专修学校教务长。抗日战争期间,蘧常在之江文理学院历史系和交通大学中文科执教。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汪伪将接收交通大学。蘧常与同事5人,毅然辞职离校。抗战胜利后,王蘧常在暨南大学任教。

    1949年至1951年任无锡中国文学院副院长。

    1952年以后任复旦大学哲学系、中文系教授。1949年开始,在无锡中国文学院任副院长。

    1951年起,入复旦大学中文系任教授,后调哲学系为教授,直至去世。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