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卫工作的表率叶运高少将
叶运高(1914—1979),江西省兴国县高兴镇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三军团第一师政治部宣传员,第四师政治部组织科青年干事、连政治指导员,红一方面军保卫局训练队队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陕甘宁边区绥德分区公安局局长,陕甘宁边区保安处第三科科长。解放战争时期,任冀中行政公署公安局副局长,晋察冀军区政治部保卫部部长,华北军区政治部保卫部副部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华北军区政治部保卫部代部长、部长。中国人民志愿军政治部保卫部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保卫部副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政治部主任,总参谋部通信兵部政治委员。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八一勋章、独立自由勋章、解放勋章。
十万火急
叶运高出生在一个贫苦农家,自小就养成了勤劳、勇敢、坚强的性格。红军一开到兴国,他就参加了儿童团,站岗、放哨、支红,积极地投入革命工作。
1935年6月,红一、四方面军在懋功实现了胜利大会师。9月初,中央机关到达巴西。可是,左路军到达阿坝地区后,总政委张国焘拒绝北上,9月9日,电令陈昌浩率右路军回头南下,企图分裂红军,挟持中央领导同志。中央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即在巴西召开会议,决定迅速离开巴西北上。在离开巴西的头天晚上,红三军团保卫局局长张纯清把正在机关整理材料的保卫局预审科科长叶运高找去,交给他一项重要任务,要他把一份中央十万火急的命令送到阿西,交给军委纵队后梯队邓发,要求军委机关接到命令后迅速向巴西进发,次日凌晨3时前到达巴西集合。张局长反复强调:“这是彭德怀军团长下达的任务,命令务必在一小时内送到,途中不论遇到任何危险情况,都不能把命令落入他人之手。”这时已是晚上9点钟了,从巴西到阿西有20里崎岖艰险的山路,沿途很不安全。叶运高二话没说,立即带领一个短枪班跑步出发了。不知过了几道山梁,也不知摔了多少跤,衣服被挂得条条缕缕、脚上还流着鲜血的叶运高,终于在当晚10点钟前站在了邓发前面。胜利地完成了这一紧急任务,使军委纵队及时脱离了险境。
刚正不阿
1942年底,叶运高在陕甘宁边区保安处三科任科长时,参加了审干运动。1943年“抢救运动”之后,叶运高又具体负责甄别、审查工作。他遵照毛主席的九条方针,严格执行毛主席的肃反工作路线,发扬党的实事求是精神,同康生的肃反扩大化作坚决斗争,平反了几个地下省委的所谓“红旗党”问题,纠正了一批重大特务假案。到1945年底,把关在保安处的四五百名人员的案子基本审查完毕,保护了一批党的优秀干部,使一大批干部奔赴各地工作。 %)ov,p |
当时由叶运高负责甄别平反王遵级同志的所谓“日本川岛芳子式的女间谍”案更是轰动延安。 王遵级是当时北平汉奸王克敏的侄女,1937年到1938年间,从北平经冀中吕正操的关系到晋西北,再到延安。当时担任中央社会部部长的康生根据敌占区的情报认为王遵级是日本特务,她一到延安就被抓起来,用逼供信的方式迫使王遵级编造了给敌人搞情报的假口供。康生在延安作报告时常提到这一案子,作为办案范例,并认为应该处以死刑。报告到了毛主席那里被压了下来。王遵级一直关押在保安处七八年。1944年甄别时,叶运高发现此案有许多疑点无法解释。经过认真查阅案卷,积极多方取证,终于搞清是假案。但甄别结论送给康生几次都被退回,说:“否定的根据不足。”并对叶运高施加压力。有人劝他:“这是康生部长(中央社会部)亲自抓的案子,你就别再坚持了,反正王遵级也是汉奸的侄女。”叶运高听后气愤地说:“管他是谁办的,错了就得改,就是掉脑袋我也要坚持到底!”他坚持甄别结论,几番斗争,终于给这一假案平了反。
保卫党中央
1948年4月中旬,毛泽东来到石家庄西北的阜平县城南庄。朱德、刘少奇、周恩来等中央领导同志以及中央机关和晋察冀军区司令部驻在平山县西柏坡和阜平县等地。一时,这里成了领导全国解放战争的中心。当时任晋察冀军区政治部保卫部部长的叶运高担负着保卫党中央和毛主席的重任,他感到了肩上担子的沉重。在那些日子里,他夜以继日地工作,全身心地投入了安全保卫工作。 -5月初的一天早晨,叶运高作完安全警卫检查,忽然远方传来机群的轰鸣声,他担心主席的安全,拔腿就往主席的住处奔去。他知道主席昨晚通宵工作,此时正在床上休息。 =DwH*U
来到院里只见聂荣臻司令员从房中出来。他们循声望去,只见五架敌B—25轰炸机咆哮而来,机翼上印着的青天白日旗已清晰可见。他们一看形势紧急,同时向主席的住房跑去……刚把主席搀扶进防空洞,敌机就扔下了一串炸弹,而且都是杀伤弹,主席住房的门窗都震碎了,房里的热水瓶,还有一些买来的鸡蛋都被弹片崩得稀烂。军区司令部办公室也被夷为平地。事后,聂荣臻每忆起这段往事都不无感慨地说:“好在保卫部的同志警惕性高,要不后果不堪设想。”
此后一连几天,敌机不断地扫射、轰炸,许多民房被毁,一部分军用物资也遭到了破坏,军民死伤一百多人。这时叶运高根据多年从事公安保卫工作的经验,敏锐地意识到,敌人对党中央和军区领导机关跟得这么紧,轰炸目标又如此准确,很可能在我党政军机关内部埋伏着内奸,或者在驻地潜伏着敌人的坐探。于是,他马上向聂司令员作了汇报,并召开了紧急的公安保卫工作会议。对敌情和驻地社会情况进行了分析,确定部队的保卫部门和地方公安机关立即分头侦察。叶运高在会上强调:“一、凡驻在石家庄一带尤其是驻在平山、阜平一带的部队,都要对所属人员立即进行严格审查;二、对部队驻地周围的敌情、社会情况要进行深入的调查摸底;三、审查及调查情况每周汇报一次,发现可疑迹象立即报告。”一张军民联合调查的大网很快全面铺开。
但调查并不顺利。
“部队内部审查情况正常。”
“驻地社会情况调查无异常迹象。”
难道敌机持续轰炸是偶然的?叶运高陷入了沉思。他对所有现象进行了重新分析研究,认定敌特肯定存在,一定要把他挖出来。这时,情报部门截获又一份敌特电报,证实在附近的确潜伏有敌特分子。他把送来的调查、审查报告重新认真仔细地审阅了一遍,终于发现一个重要问题:没有对中央首长和军区首长身边的工作人员进行审查。他立即召开紧急会议,强调指出:“在首长身边工作的人员,虽然在调入前已作过严格的政治审查和社会调查,但人是会变化的,一定要重新进行严格审查。”就在会后第二天,叶运高就接到报告,在聂司令员身边的小灶司务长刘从文有些可疑。叶运高立即指示:一、慎重行事,切勿惊扰;二、立即调刘从文档案;三、马上派人去刘从文家乡。两路人马返回,发现了更多的蛛丝马迹,刘从文嫌疑重大!叶运高立即向聂荣臻汇报,在征得他的同意后,马上秘密拘捕刘从文,并进行了突击审问。但刘从文拒不交待,百般抵赖。经过连续两昼夜的审讯,仍然毫无进展。叶运高火冒三丈,他立即亲自参加了审讯。他看着眼前耷拉着脑袋的刘从文,强压怒火,厉声喝道:“把双手伸出来。”刘从文惊恐地望着眼前威严的军人,然后惶惑地伸出双手。
“刘从文,你好好看看自己这双手,上面长满了老茧,你凭这勤劳的双手本可以自食其力,本可以为国家、为人民做出很大的贡献。可现在,这双手上已经沾满了许多兄弟姐妹、苦难同胞的鲜血!你知道吗?”
“你小时候家破人亡,跟着母亲四处要饭,这是谁的罪过?现在你家有了地、分了房,这又是谁的功劳?你父亲长期卧床,奄奄一息又是谁治好了你父亲的病?共产党对你恩重如山,你却以怨报德,你良心何在?……”
刘从文被深深地震撼了,他哭了,哭得很伤心,终于竹筒倒豆子般全部作了坦白交待,并供出了同伙。国民党军统特务保定潜伏分子终于被一举破获。叶运高马上向聂荣臻等首长作了汇报。一连几天都没合眼的他终于长舒了一口气,回房一头栽到床上美美地睡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