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丰永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000002536
本馆由[ 天堂墓匠 ]创建于2009年12月30日

傅丰永-植物化学研究

发布时间:2009-12-30 15:12:10      发布人: 天堂墓匠

傅丰永是中国天然药物化学研究的最早开拓者之一。早在40年代,他与中国的药物学家赵承嘏等人合作研究了中药常山,首次分离得到抗疟有效成分常山碱甲、乙、丙等,并用经典的化学方法推定了部分化学结构,达到了当时国际同类研究的先进水平。抗日战争期间,中国有多位药学家从事寻找抗疟药的研究。常山的化学研究始于重庆中国特效药研究所的姜达衢等人,经过大家数年的工作,傅丰永首先得到了具抗疟活性的常山生物碱纯品。在当时仪器设备和工作条件下,做出这样的成果,确实是难能可贵的。抗疟有效成分常山碱的发现,为后人全合成、衍生物的制备以及构效关系的研究等工作,无凝起到了重要启示和推动作用。此后,傅丰永还研究了鸦胆子、大八仙花等中草药中的抗疟成分。60年代中期,在疟疾防治工作中,傅丰永不顾年老有病,亲自深入海南岛现场,进行抗疟药的调查和临床验证工作,有时还和年轻人一起上山采药,在药厂进行提取,充分显示了一个科学家的社会责任感。

1954年,他带领年轻研究人员积极参与了当时急需的驱蛔药物山道年的研究工作,成功地研究了从蛔蒿提取山道年的生产工艺,并被厂家采用。根据中国拥有丰富的野生蛔蒿资源的实际情况,他还研究了β-山道年转化为α-山道年的生产工艺,此工艺也已用于生产。该工作获得1978年全国医药卫生科学大会奖。

傅丰永最先参加降血压药物萝芙木的研究,并是课题的负责人之一。他领导年轻科技人员,从分布于中国的几种萝芙木属植物中分离得到了利血平等多种具有降血压活性的有效成分;特别是在对水溶性的生物碱的深入研究中,发现维替新等有明显降血压作用的新的水溶性生物碱。他们的研究结果为中国萝芙木、云南萝芙木等药用价值提出了化学依据。在植物、化学和药理等科技人员的多年合作下,以中国萝芙木根为原料生产的“降压灵”投入生产。临床证明,降压灵降血压疗效温和而持久,副作用小,因而获得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此外,他们以海南岛引种的催吐萝芙木根为原料,研究出提取利血平的生产工艺,并被药厂采用。为了寻找新的降血压有效成分,他还对夹竹桃科狗牙花属等植物进行了研究。


满山红在全国大搞治疗气管炎药物的年代里,傅丰永一方面积极参与具体研究项目,同时还满腔热情协助全国气管炎办公室组织力量。在具体研究工作中,他指导和承担了数项工作,均取得了很好的结果。尤其突出的是,在杜鹃类药物,包括满山红、烈香杜鹃、照山白等分离到杜鹃酮、杜鹃素、槲皮素等平喘、止咳、祛痰等多种有效成分。此外,他还研究了去除梫木毒素的有效方法,这一方法对减少毒副作用、控制质量和提高疗效起到了保证作用。这些研究获得了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他的工作方法和研究思路得到了到会同行们的高度评价,推动了基层研究单位的工作开展。

博丰永在科研工作中总想着病人的疾苦,特别注意一些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如肿瘤、心脑血管病、气管炎药物的研究工作。他亲自组织和参与了大量抗癌药物的筛选工作,发现了一批有深入研究价值的课题。他注意发掘祖国医药宝库,早在1954年他就与姜达衢教授组织了植化室的全体科研人员,对18种常用中药进行了系统化学预试和有关化学成分的分离鉴定工作,同时进行药理筛选,为中药的科学研究进行了有意义的探索。1959年至1960年他脱产学习中医,并在研究工作中认真实践,先后探索了黄芪等传统中药和中药复方天麻钩藤饮的研究方法和途经,取得了研究经验。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