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将军逸事:“老实人”唐亮
军言实事求是:“思想现实,态度老实,计划切实,措施落实,工作踏实,成绩扎
实。”
唐亮将军1926年参加赤卫队。然填写履历,皆书“1930年8 月参加革命”。以
参加红军之日算起。有人告之:“应从参加赤卫队算起,相差4 年可就差了一个时
代。”将军“嘻嘻”曰:“够了!够了!”
红军长征路上,唐亮将军浑身长疱疹,个个大如黄豆,粒粒薄如蝉翼,行走困
难。某日,红4 师11团政委王平见唐亮,问:“你的马呢?”将军答:“早丢了。”
王平即命警卫员将驮机枪之马让唐亮骑。警卫员问:“机枪怎么办?”王平曰:
“丢掉。我宁要唐亮一人,也不要机枪十挺。”
唐亮将军言:红军初期,上级规定不准打骂士兵,阻力甚大。其时,大多数连
长思想不通,曰:“连打人的权力都没有了,我这个连长还干个屁?”
1947年2 月17日,总政发出《关于建立部队士兵委员会的通知》。唐亮将军阅
后,与陈士榘将军回电总政,建议将士兵委员会改为革命军人委员会。其主要理由
为:“士兵委员会名义,因易误解士兵对付干部的一种组织,且士兵名词为战士不
欢迎,故改为革命军人委员会较好。因干部民主作风未很好养成,且能力经验较差,
我们部队中俘虏成分太多,觉悟程度仍有限,又在残酷的战争环境下,故对其具体
权利,开始须稍约束,加强民主教育,视上述情况改变,逐渐放手”。1948年下半
年,总政发布《关于革命军人委员会(即战委会)条例草案》,将“士兵委员会”
一律改称“革命军人委员会”。
唐亮将军言:提战斗口号,一定要切实、干脆,有针对性,还要朗朗上口,不
能拖泥带水,一个好的口号,自己听了鼓劲,敌人听了害怕。如“打进济南城,活
捉王耀武”。唐亮将军打仗不慌不忙,先求稳当,次求变化;办事无声无息,既要
精到,又要简捷。
唐亮将军言,打孟良崮的关键时刻,幸亏陈毅元帅拍了板。其时,陈毅对各纵
司令言:“你们大胆打,打不好不杀你们的头,杀我一个人的头。”将军忆其颇有
感触:“当领导的一定要勇于负责,敢于拍板。”
南京解放后,唐亮将军任***第一副***。将军宅于宁夏路一独院,为国民党
监察院院长于佑任之故居。于老临行仓促,屋中字画古董放置如仪,尤其是于老的
墨宝很多。将军召集家人和工作人员,嘱任何人不准动屋里一纸一笔,全部登记造
册,悉数上交。
“位愈高而意愈下,官越大而心越小,禄已厚而慎不取。”唐亮将军之座右铭
也。
唐亮将军夫人张锐二舅,曾做小买卖。抗战期间,闻唐亮任滨海区党委***兼
军区政委,即由河南省南乐县赶至山东省滨海区,要求将军谋个差事。唐亮甚喜,
曰:“现在全国都在抗战,有钱出钱,有力出力。部队正在装卸粮食,极缺人手,
你就先干几天再说吧。”二舅满肚子不高兴,捏着鼻子去扛了一天麻袋,溜之。
全国解放后,二舅闻知唐亮任南京******,又来谋职。将军问:“你想干什
么?”二舅曰:“要参军。”将军曰:“你都40多岁了,怎能当兵?”二舅曰:
“当兵不行,当官还不行吗?”将军曰:“你既无专长,又没贡献,能当什么官?”
二舅曰:“你先放我个团长干干吧。”将军拍案大怒,驱走之。
“三反”、“五反”运动中。某日,将军深刻反省,写检讨一份,曰,写私信
用公家信封若干,信纸若干,墨水若干等。秘书不以为然,曰:“区区芝麻小事。”
将军正色曰:“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
1959年秋,某日。唐亮将军于军区礼堂做报告,听众为军区直属队新提拔干部。
将军曰:“你们是新提拔的干部,是党的干部,我要求你们起码做到四条:一不贪
污;二不腐化;三不抗上;四不压下。”其时台下鸦雀无声,数十年后人们仍记忆
犹新。
唐亮将军极节俭。军区召开政工会,将军规定只供开水,茶叶自带。军区装甲
兵成立,有人要开庆祝会,会一次餐,将军规定只开“小型座谈会,不吃饭”。有
关部门申请要盖大礼堂,将军批示只准“盖小礼堂”。某次军区党代会,不少同志
发言激烈,批评唐亮将军“小气”,将军不置一词,仍我行我素。
1956年9 月,唐亮将军被选为“八大”代表,并提名中委、候补中委。将军闻
知深感不安,上书中央要求取消提名,一时传为美谈。
mpanel(1);
唐亮将军言,60年代初某日,***至南京军区视察。唐亮将军向主席汇报军
区学习毛主席著作情况。***曰:“我的那些文章没有什么好学的,如果说值得
看一看的,也就是那‘两论’。”(“两论”即《矛盾论》、《实践论》)唐亮道
:主席谦虚。
某日,***于南京中山陵八号问唐亮将军:“唐亮同志,你会不会游泳?”
唐亮将军随口答道:“会一点。”言出将军即悔之不已。主席走后,将军急忙请游
泳队队长当教练,苦学十余日,略会“狗爬式”,方心安。
“老实人”唐亮
唐亮将军不善酬酢,有朋自远方来,仅清茶一杯,便饭一餐,有话则长,无话
则短。
唐亮将军任南京军区政委期间,为军区领导中著名的“困难户”,家中十口人,
仅靠将军一人工资生活。家中每月开支常出现“财政赤字”。1955年,夫人张锐复
员,欲到地方找工作,以减轻家中负担。唐亮将军劝阻曰:“这么个大家还不够你
忙的?再说地方上最怕你们这些‘官太太’,大事做不了,小事又不干,事情做不
了多少,人家又碍着情面,对大家都不好。”将军又言:“我是关起门来做‘皇帝
’,你就是‘皇后’。有什么不好。”故此,张锐成了地地道道之“家庭主妇”。
“文革”中,某领导至南京看望唐亮将军,问其休息后有何困难,将军朗声答
道:“衣能裹体,食能饱腹,有车代步,病能住院,足矣!足矣!”
解放后,唐亮将军立三条家规:他在家里的书房兼办公室,家属和子女不得入
内;他的文件、资料,家属和子女不得翻看;他的工作情况和与其他首长的人事关
系,家属和子女不得打听。
1963年12月,唐亮将军因病被批准离职休息。休息后,将军常自我检讨言:
“我当军区政委这些年,到部队去总是在机关食堂和大家一起吃,只有一次,他们
弄了一桌螃蟹非让我吃不可,直到现在我心中还是不安。”
唐亮将军有一方章,小儿军光所刻,石料仅3 角,上书:“平凡翁”,阳文。
将军爱不释手,凡珍贵之书,均盖此章。陈毅元帅闻之,曰:“‘平凡翁’,字字
重如泰山,不是每个人都能担得起的。”
唐亮将军要求子女“政治上自觉,工作上自强,经济上自立,生活上自理。”
孩子们称之为“‘四自’方针”。
某日,张锐至军区总医院看病,有医务人员见其衣着俭朴,以为农村妇女,态
度生硬,并窃笑其“乡巴佬”。张锐回家后告将军,将军喜曰:“‘乡巴佬’好嘛!
没有‘乡巴佬’,哪有我们吃的穿的?”
“文革”中破“四旧”,唐亮将军带头将家中麻将、扑克、唱片、古书、高跟
鞋、旗袍等,付之一炬。将军言,古书中有一部《清宫十三朝》,线装本,甚为可
惜。
唐亮将军善思考,喜记札记。有感而发,不拘一格。如:“送礼请客为什么总
是制止不了?”“为什么有些事情,公家一插手,就要赔本?”“调动工作,要组
织一个班子,搞一个摊摊去,好不好?”“不识字的人,打败了从黄埔军官学校毕
业的国民党军,是否提倡不要学文化知识?”
唐亮将军札记曰:“要自己说的话算数,就不要乱说话。少说多做,不说只做,
做好再说,说也有限,在一般情况下,这是个好办法。”
唐亮将军札记曰:“爱吹牛的人,一定护短。爱拍马的人,一定藏污。”
唐亮将军札记曰:“‘识时务者为俊杰’,不能作为趋利附势,投机取巧,明
哲保身的法宝。”
唐亮将军札记曰:“在人民面前谦卑些;在命运面前坚强些;在大事面前清醒
些;在小事面前糊涂些;在困难面前努力些;在挫折面前坚韧些;在荣誉面前谦让
些;在胜利面前谨慎些。”
唐亮将军于1986年逝世。解放军艺术学院院长魏传统填词《江城子》悼之。词
云:钟山风雨酒楼亭。涤尘垢,换金陵。军管劳心,止玄武波腾。建国治军两有识,
人称道,是贤能。华年烈火炼精诚。度长征,战平型。奸灭敌仇,矢志有准绳。今
悼含哀肠断处,承继者,愿能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