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银河张桂芹纪念馆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244345895
本馆由[ jackson]创建于2011年10月10日

合肥银河命案”一起杀人案格外引人关注

发布时间:2011-10-10 21:28:18      发布人: jackson
由于案件涉及另一起杀人案件犯罪嫌疑人的立功争议,被称为“合肥银河命案”一起杀人案格外引人关注。今天,“合肥银河命案”被安徽省高院发回重审后在合肥中院开庭重审。尽管第三被告人李艳艳系未成年人,合肥市中院不公开审理了此案,但由于被告人孙一新曝出案件可能还有第四者,使这起本以受到广泛关注的案件再起波澜。

去年6月11日凌晨,安徽合肥一家茶楼的保洁员张桂芹浮尸银河公园,案发后第三天,警方抓获了其中两名嫌疑人孙一新和李艳艳。李艳艳交代,她父母在卖菜时跟死者发生矛盾,她雇佣孙一新于6月10日晚将死者推入银河公园。同年6月25日,孙一新转到杀死“徽剧武生案”的夏兴杰同一号房。当天夏兴杰便从孙一新口中得知,银河命案有幕后凶手“小陶阿姨”。夏兴杰立即举报,因此获立功表现被判无期徒刑。

正是这一举报立功,让这两起本不相干命案“绞”在了一起。因为立功涉及“徽剧武生案”案的生死问题,甚至涉及“徽剧武生案”是否存在问题,故此案件格外引人注目。

今天法庭上,“合肥银河命案”一审被判死刑的陶萍继续为自己喊冤,她认为自己没有参与杀人。陶萍的辩护人则直指夏兴杰的检举有四处疑点:其一,夏兴杰检举信中称,当晚孙一新所穿的黑衣服是陶萍提供,事实上没有证据证明这一观点;其二,夏兴杰检举称“被害人上下班时间和所经过路线都是陶萍提供的”,实际上,相关证据表明,是李艳艳和孙一新选择了最后杀害张桂芹的地点;其三,夏兴杰检举陶萍“指使”李艳艳和孙一新杀人,事实上,公诉机关指控陶萍、李艳艳和孙一新是共同犯罪,没有主从犯之分;其四,夏兴杰检举陶萍雇凶杀人,公安机关认定,陶萍已经放弃了杀害张桂芹。

孙一新及其辩护律师也提出,孙一新也曾向管教干部检举了“小陶阿姨”,为何孙一新没有因此获得减轻或从轻判处,另一命案的夏兴杰获得立功被判无期徒刑?

庭审更是因为被告人之一的孙一新当庭曝称案件还有“第四者”,而让案件更加充满悬疑。孙一新及其辩护律师认为,此案还有一个重大疑点没有排除:孙一新听李艳艳讲张桂芹会游泳,他将张桂芹推入水中还听见了呜呜的哭声,他以为张桂芹爬上来了,就匆匆离开现场,由此可以推测,张桂芹被孙一新推下水后不一定会被淹死,张桂芹是否是因为遭遇第二次侵害死亡,这一可能不能排除。法庭上,孙一新还提到除了站在法庭上的三人,此案可能还有第四者--王某,李艳艳的朋友。

此外,此案中,公安机关的起诉意见书跟检察机关的起诉书有明显差异。在作案动机上,公安机关侦查查明:“2010年5月下旬,陶萍将李艳艳约至自家的干洗店,称张桂芹欠陶萍钱。随后陶萍表示如果李艳艳可以将张桂芹杀死,会帮助李艳艳的家里偿还外债。”而检察机关指控:“陶萍与李艳艳商议,由李艳艳找人将张桂芹杀死,陶萍则用张桂芹写给自己的欠条(8万元)向其家人索要钱财,并答应事成之后替李艳艳家里偿还债务。”由此可见,公安机关认为陶萍杀人是基于张桂芹欠钱不还,而检察机关认为,陶萍杀人是“谋财。”

既然选择的目标是张桂芹,三位被告人为何又要杀害张桂芹的丈夫呢?对这个问题,公安机关和检察机关也态度不一:公安机关的观点是“害怕事情败露”(如果三人没有告诉张桂芹的丈夫他们要杀害张桂芹,为何害怕事情败露呢?这个动机也令人费解)。起诉书则没有阐明,三名被告人为何先选择张桂芹后又选择她的丈夫为目标。

另外,在多次投毒准备杀害张桂芹的丈夫不成后,检察机关指控:三人又决定再次杀害张桂芹。但公安机关仅在起诉意见书中陈述:在多次投毒杀害张桂芹丈夫不成后,2010年6月10日晚22时许,李艳艳打电话将张桂芹约至银河公园内,由孙一新将张桂芹推入河中,最终导致张桂芹死亡。由此可见,检察机关认为,张桂芹最后的死亡与陶萍有关,但公安机关却只字未提再次选择杀害张桂芹时,陶萍是否参与。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