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王天林一生传奇故事:八十年风云录
大开笑口的王天林 王天林是香港演艺界德高望重的老前辈。他十几岁便投身电影行,做过录音、场记、助导、编剧、导演、演员……大半辈子奉献给了影视业。其中电影便拍摄超过300部,有粤语片、国语片、厦语片、潮语片,甚至泰国片和菲律宾片,文艺、武侠、喜剧各种类型片皆能手到擒来,60年代他加入电懋(国泰),成为公司猛将,风光时还凭借一部《家有喜事》获得亚洲影展最佳导演。70年代,王天林入TVB主导剧集创作,参与制作连续剧不计其数,像《书剑恩仇录》、《万水千山总是情》、《楚留香》等剧集为家喻户晓,屡创收视狂潮,是TVB剧集的掌舵人。90年代初,他从TVB退休后,偶尔到徒弟杜琪峰的戏中客串,却不想银幕形象深入人心…… 11月16日,人缘甚佳的天林叔与世长辞,享年83岁,令人惋惜。新浪娱乐特别推出“大娱乐家王天林:八十年风云录”,让大家重新认识这位香港演艺圈长者。以表纪念。 【壹 大世家】 1,浙江人王树林 王天林出生时并不是这个名字。只因为家里人觉得他五行欠木,所以在他名字上加了一片树木,叫“王树林”,后来觉得“树”字不好听,便改成“天”字,从此用“王天林”行走江湖。后来儿子王日祥也学足父亲,不但入了影坛,也改了名字,叫王晶。 天林叔祖籍浙江绍兴,1928年在上海出生,家境原本不错,可惜幼年时父亲就因病去世,当时母亲带着三个兄弟相依为命,生活愈加困苦。 2,拿刺刀维护秩序 王天林叔父王鹏翼为电影买办,看到他家困难,便对他母亲说:“我带走你一个儿子,你就不用那么辛苦了。”而所带走的正是他本人。 那时候侵华战争爆发,为躲避战乱他与亲人四处逃亡,期间家中经济负担也越来越沉重。最后,王天林惟有跟随叔父王鹏翼从内地来到香港暂住;然而1941年香港沦陷,王天林再次逃亡内地,母亲则前往上海,当时已步入少年时期的王天林曾在戏院找到了一份带位员的工作,后又在当地戏院做过售票员,每月发薪后都会将钱寄给母亲生活,直至抗战结束。 当时戏院生意火爆,王天林在贵阳工作时候,还曾拿着刺刀在出口把关维持秩序。他记得很清楚,电影是《出水芙蓉》,该片他滚瓜烂熟,也影响了他后来电影拍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