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健夫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000022593
本馆由[ lmowd ]创建于2010年01月01日

罗健夫人物评价

发布时间:2011-02-22 16:31:51      发布人: lmowd

  报考高级工程师:这本来是每个科技工作者的正当愿望。但是,罗健夫看到个别人争职称的歪风,感到愤然。按他的评分和贡献,考取高级工程师应是不成问题的。但是,两次报考机会,他都有意避开了。领导动员他,他说:“考职称不是选劳模、评先进,我水平不够,以后再说吧。”许多同志听了感动地说:讲水平、论贡献,咱们都比老罗差,人家不报,咱还争什么?

  调工资:这关系到每个职工的切身利益。1978年2月10日,公司党委作了一项决定:同意五名同志让出调资指标。五个人中,四名是领导干部,只有罗健夫一个“兵”。当时,公司正在进行1977年那次调资工作,他属于应调对象。但是,他看到有些人为此吵吵闹闹,于是指出:“国家有困难,我家生活不困难,我不调!”其实,他们夫妇每月工资总共130元,两个孩子尚小,并要负担他插队的妻妹的生活费,还要给老人寄钱。就在调资开始前,他的弟弟去世。他立即写信给弟媳,让她不要向国家伸手,以后自己月月寄钱给予补助。 晋升职务:罗健夫看到有的地方“官儿”太多,干起工作来扯皮划圈,不讲效率,他对这种现象早就不以为然。1987年,组织上又要提升他为公司制版中心副主任、主任工程师。决定做出了,他又一口谢绝。领导6次找他长谈,他摇摇头,坦率地说:“我不是不服从组织安排。现在这里的‘官’够多了。从党的科研事业考虑,我不当‘官’比当官有利。”罗健夫的爱人看他如此固执,在家劝他:“别让领导左一趟右一趟作难了,你就挂个名吧。”罗健夫却说:“共产党的干部是干实事的,我想通了,就会答应,答应了就会实干,当挂名领导,有啥必要?”

  出国:这本是难得的考察机会。但也有个别人想乘机捞点“外快”。然而,在罗健夫眼里,什么外快、实惠,糠?而已!1978年,组织上派他去日本学习,他以手头忙为由,多次谦让。后因领导一再催促,他才服从决定。在国外期间,他是实习小组组长,一分一分地抠着开销,将节约下来的40%的费用全部上缴国家。1981年,组织上又派他去香港考察,他硬是把这趟差事让给了别人。

  分配住房:1978年,公司盖了一批宿舍楼。按罗健夫的条件,完全可以分到采光好、楼层适中、离上班地点近的一套好房。但是,他看到有的人吵吵闹闹很不象话,便主动提出要离上班地点最远、最顶层、最边角上的。有关同志劝他还是按规定办。罗健夫不依,自己挑了较远的边角的一间半房。

  教育子女:罗健夫严格教育孩子,在公司家属区早就出了名。他培养孩子从小做正直的人,诚实的人,靠勤奋自立的人,不让孩子幼小心灵沾染灰尘。1981年,两个女儿面临升入大、中学问题。有一天,他把孩子叫到面前,严肃地说:“我现在就把话说清楚,眼前的升学问题,将来的工作问题都要靠组织安排,靠你们自己发奋,不要指望父母。我这个人没什么“后门”,就是有,也绝不干这种败坏风气,坑害你们的事!”孩子们点点头,并用行动回答了父亲的期望。大女儿思想进步,学习成绩优异,十五岁就以渭南地区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考上了大学。

  公私之间:罗健夫十多年来,天天加班加点的工作。但是,什么加班费、夜餐费,这个“补”那个“贴”的,没有见他领过一回。他廉洁奉公,从不侵占国家和群众的利益。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