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汉持“为共和流血牺牲的第一位国会议员”
1872年,伍汉持生于广东台山,早年学习西医,毕业后,先后在开平、香港、广州等地创办医馆,并在广州创办图强助产学校。1905年,他在广东成立首个红十字会组织。
与此同时,伍汉持秘密参与了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活动,尤其在惠州起义、刘师复谋刺广东水师提督李准、广州三二九起义以及辛亥广东光复等事件中发挥重要作用。
民国成立后,伍汉持曾担任广东军政府医务部长兼北伐军医官;国会成立之后,又被选举为第一届国会众议院议员。随着袁世凯不断践踏《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伍汉持坚决斗争,提出弹劾袁世凯案,要求袁世凯下台。1913年8月19日,袁世凯派人将伍汉持在天津秘密杀害。伍汉持因此成为“为共和流血牺牲的第一位国会议员”。
■幕后
伍汉持殉难后,遗骨几度辗转
伍汉持的孙女婿刘敦仁介绍,伍汉持被害一周后,他的夫人李佩珍带着家人赶到天津将烈士遗体带回广州安葬。上世纪30年代,海外侨胞捐资在广州成立了“伍汉持纪念医院”,遗骨迁移院内,并树碑建墓。伍汉持墓就位于现在东风东路的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内。
刘敦仁说,1979年,伍汉持后人到广州祭拜先祖时,发现墓园遭破坏,立即向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反映。上世纪80年代初,在有关部门协助下,获20万元拨款,使墓园得以修缮。施工中,在一处夹壁内,意外发现花岗岩砌筑的《伍汉持烈士纪念碑》,碑文由国民党元老胡汉民所撰。刘敦仁猜测,动乱年代,一些近代建筑遭到破坏。可能是好心人特地将这一有重要纪念价值的碑石藏匿保护起来。
去年11月,因中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工程施工,伍汉持遗骸暂放在沙河燕塘粤军第一师诸先烈纪念碑旁。据悉,近日,伍汉持后人将与肿瘤医院、文物部门磋商对这位共和烈士遗骨的妥善安置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