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記自治區扶貧開發辦公室副主任達娃桑珠:履職重諾顯擔當
“苦干實干加油干,早日讓農牧民過上好日子。”
“貧困群眾不脫貧,我們心裡也不踏實。”
“我們一定不要辜負這個偉大時代,努力做好本職工作。”
他的話語,朴實無華卻鏗鏘有力。
他叫達娃桑珠,自治區扶貧開發辦公室原黨組成員、副主任,自治區脫貧攻堅指揮部辦公室副主任。
4年多時間裡,達娃桑珠始終保持攻堅狀態,用始終如一的堅守、敢打硬拼的擔當、獻身高原的情懷,為我區脫貧攻堅事業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作出了突出貢獻。
2020年10月15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在拉薩舉行發布會宣布:西藏62.8萬貧困人口全部脫貧,74個縣(區)全部摘帽,歷史性消除絕對貧困。這一振奮人心的好消息,達娃桑珠沒能等到。
就在發布會召開的前三天,10月12日,達娃桑珠離開了我們。
承諾:“早日讓農牧民過上好日子”
達娃,藏語意為月亮,桑珠意為心想事成。正如他的名字一樣,達娃桑珠用生命兌現了庄嚴承諾。
姆嘎是昌都市察雅縣列康村建檔立卡貧困戶。有一段時間,姆嘎因為兒子的工作問題而犯難。
作為達娃桑珠的結對幫扶對象,聽說姆嘎的困難后,達娃桑珠多方聯系,最后幫姆嘎的兒子在一個建筑工地找了一份工作。
每逢下鄉調研,達娃桑珠都要到姆嘎家看看,給姆嘎家帶一些當地難買的藥品,給孩子們帶些學習用品,幫助姆嘎家解決困難,鼓勵姆嘎利用好黨的惠民政策,勤勞致富。
2019年12月25日,達娃桑珠在日記中寫道:“姆嘎給我打電話了,說家裡人均收入達到了9300元,在醫院看病的費用全部都報銷了,家也搬到政府在縣城蓋的新房。我囑咐說富了不要忘記黨恩,隻要堅定地聽黨話、跟黨走,日子一定會越來越好。”姆嘎家甩掉了貧困帽子,讓達娃桑珠興奮不已,回到家,他特意讓老伴炒了幾個菜,喝了幾杯小酒。
“早日讓農牧民過上好日子!”這是達娃桑珠一直念茲在茲的事情,也是他的承諾。
履職:“為農牧民服務是我的本職工作”
為了這個承諾,達娃桑珠傾力奉獻、苦干實干,同貧困群眾想在一起、過在一起、干在一起,將自己的全部精力奉獻給了脫貧事業,用生命詮釋了一名共產黨員的責任與擔當。
2016年,達娃桑珠從自治區財政廳提任到自治區扶貧辦,剛到自治區扶貧辦時,作為扶貧工作的“新手”,達娃桑珠有些不知所措。
脫貧攻堅知識不清,就積極學習﹔基層實際情況不明,就下沉走訪。
他先從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扶貧工作和關於西藏工作的重要論述中尋找答案,邊學邊記邊想,不到一個月時間,他的兩本學習筆記上便記滿了學習心得和對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思考。他跑遍了全區44個深度貧困縣、315個深度貧困鄉和大部分深度貧困村,走村入戶問需問計,糌粑、方便面成了他的主食。
“我的父母都是農民,我是黨培養出來的農民干部,為農牧民服務是我的本職工作,這點苦不算什麼。”達娃桑珠如是說。
功夫不負有心人。很快,達娃桑珠從“新手”迅速轉變為扶貧領域的“行家裡手”。他說:“不能光給錢給物,更要注重精神脫貧,精神扶貧才是農牧民由‘要我脫貧’向‘我要脫貧’轉變的原生動力。”
為此,他主持起草印發了《開展“比學趕幫超”競賽激發貧困群眾內生動力活動實施方案》,開展“美麗家園、幸福人家”“魅力鄉村、活力阿佳”活動等,倡導幫扶的方式轉為以獎代補、以工代賑、勞務補貼等,推廣勞務表現流動紅旗,實行積分制,通過正向激勵與反向約束相結合,激發貧困群眾內生動力。他還親自擔任宣講員,走到農牧民家中,來到田間地頭,宣講黨的富民惠民政策,引導農牧民群眾理性對待宗教、減少宗教消費。因為他的宣講接地氣,老百姓特別愛聽,還親切稱呼他為“小胡子宣講員”。
在三岩搬遷中,達娃桑珠提出遷入地要確保搬遷群眾入住后能立即燒水做飯,開始新的生活,具體做到“八個一”:磚茶1條,酥油1斤,大米1袋,面粉、糌粑各1袋,哈達、領袖像、國旗戶均各1套,切實讓群眾深切感受到黨和政府的關懷。
2018年,全區還有19個深度貧困縣未摘帽,是最難啃的“硬骨頭”。時間緊、任務重、難度大。怎麼辦?達娃桑珠日夜思考著。
反復調研、反復查閱資料、反復研究討論,經過半個多月的挑燈夜戰,長達90多頁的《西藏自治區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實施方案(2018年-2020年)》終於落地。
這個方案凝結了達娃桑珠和同事們的大量心血。當時,春節、藏歷新年即將到來,很多人建議節后再繼續工作,達娃桑珠說:“我理解同志們的心情,但是時間不等人,任務不等人,貧困群眾不脫貧我們過年心裡也不踏實,先從我做起,咱們休息兩天后開始加班。”
擔當:“手裡的工作完成再說”
在干部眼中,達娃桑珠是脫貧帶頭人﹔在老百姓心裡,他是貼心人﹔在同事們那裡,他又像兄長一般。
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很多同志連續多年未能休假,達娃桑珠逢年過節都要邀請在崗的同志們一起吃飯,有的同志連續加班病倒在崗位上,他聽說后總是第一時間到醫院看望或是打電話詢問病情。
達娃桑珠總是關心他人,對自己卻“心不在焉”。
因患有糖尿病,加上長期高負荷工作,達娃桑珠身體明顯消瘦,腿部出現了浮腫。單位領導和家人多次催促他到區外醫院檢查治療,他總是一推再推,“再等等,手裡的工作完成再說。”
熟悉達娃桑珠的人都知道,在他的公文包裡,除了要閱辦的文件,便是一大堆藥品。
去年5月,在大家的強制要求下,達娃桑珠前往成都檢查治療,做了兩次手術,病情暫時得到緩解,醫生勸他多注意休息、定期復查。
可是,剛一返回拉薩,達娃桑珠就帶病堅持上班,有時上午在醫院打完點滴,下午便來單位上班,大家一再勸他要多休息,他說:“沒問題的,在家也坐不住。”
2020年10月12日,達娃桑珠在成都復查期間,因病醫治無效不幸逝世。
“他是雪域高原上脫貧攻堅戰線上的先鋒,是扶貧系統學習的榜樣。”中國扶貧發展中心副主任曾佑志曾是自治區扶貧辦一名援藏干部,聽到達娃桑珠不幸逝世的消息后,他在悼詞中這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