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公安局交巡防大队大队长白献伟纪念馆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195442322
本馆由[ 一生相随 ]创建于2011年10月13日

热血铸警魂 肝胆写忠诚——一个基层派出所巡防大队长的无悔人生

发布时间:2012-02-28 23:07:22      发布人: 一生相随

   

   热血铸警魂 肝胆写忠诚——一个基层派出所巡防大队长的

                              无    悔    人    生

    儿子眼中的大英雄,群众心中的守护神。他用自己的行动书写着警营生涯的每一天,离开时,群众、战友、亲人们眼含热泪念叨着他的名字、诉说着他的故事-------

    20年前,他在金灿灿的警徽下举起右手,从此“人民警察”的称号便成为他心中最高的荣誉20年后,他用燃烧的生命践行了自己承诺,他终于倒在了为之倾洒全部心血的这片热土上,倒在了他为之奋斗毕生的公安事业上。

    2011年10月62355分,郑州大学医学院一附院。经过紧张全力的抢救,仍然没能留住他。年仅41岁的郑州市公安局大河路派出所交管巡防大队大队长白献伟,带着对挚爱的公安事业的依依不舍,带着对战友亲人的深深依恋,带着对未尽工作的深深遗憾,离开了人世,匆匆走完他短暂而绚丽的生命之旅。

    金秋时节,收获的季节,绿城却失去一名优秀的守护者,留下了被泪水打湿的十月……… 热血

    “从当兵到当警察,干的都是不怕苦、不怕死的活儿”,防暴队里来了个“拼命三郎”

   

1970年,白献伟出生于鹤壁市淇县淇河岸边。作为家中最小的孩子,白献伟长的身材高大、魁梧雄壮,“年少的时候看着他就是块当兵的料子,”家人都这样评价他。果然,白献伟成长的路子和家人预想的差不多,先入伍后入警,实现了当时孩子们最向往的两个梦想——军人和警察,部队的磨练使这个身体魁梧的小伙子心理也变得更加坚强、沉稳。

    1991年,风华正茂的白献伟怀着一腔热血、踌躇满志从部队转业的白献伟走入警营,进入郑州市公安局防暴队当起一名防暴警察,实现了自己人生角色的重要转变,从此开始了他精彩而短暂的警营生涯。有训练场上的挥汗如雨,有与歹徒的赤缚搏斗,有胸佩奖章时的激动喜悦,有陷入侦破困局的懊恼困惑,也有救助群众后的舒心一笑。从警20年,白献伟正是凭着自己胸中的满腔热血,践行着一名人民警察的承诺,守护着一座城市的安全,也经历着那么多的人间悲喜。

    1992年冬天的一个晚上,参加工作不久的白献伟跟着老民警在107国道上执行夜巡任务。晚上在过道上通行的大货车比较多,在盘查一辆可疑的货车时,货车司机突然加大油门企图闯岗逃窜。要是这车上装的是违法违禁物品,那将造成多大严重后果呀。想到这些,初出茅庐的白献伟不顾个人安危第一冲了上去,在车来车往的过道上疯狂地追赶逃窜司机。路上过往的司机都被这个年轻警察的举动惊呆了,“见过厉害的警察,也没见过这么拼命的呀。”逃窜司机也被白献伟的举动吓住了,慢慢放慢了车速。不过,血气方刚的白献伟还是被货车刮倒在地,造成腰部受伤,“至今他的腰部还有六颗钢钉,当时队里都知道来了个不要命的拼命三郎,”当年白献伟的同事闫海明回忆说。

    “当兵、当警察都是干的不怕苦不怕死的活儿,怕这怕那就别来了。”

    “看见坏人,警察不第一个冲上去谁冲上去?不冲上去就对不起这身警服。”

    这就是白献伟在警队最常说的话,没有豪言壮语,没有高谈阔论,全是实实在在的大实话,他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无论是在防暴队还是后来做交巡警、治安警,无论是当普通民警还是后来当指导员、所长、大队长,他总是冲在最前面的那个人。

    “这家伙简直就是个铁人,精力充沛,干活拼命”当年和白献伟同车夜巡的民警李二强回忆起这位搭档时仍印象深刻。    

    当时夜巡民警工作时间是从晚上8点到次日早上8点,这期间,白献伟从不合眼,也不停车休息,“也许就在你瞌睡那一会儿,犯罪嫌疑人就跟从你眼前过去了,夜巡夜巡你就必须动起来、巡起来,机会和线索都是巡出来的”这是白献伟当夜巡民警时常挂嘴边的一句话。就这样,在整整十二个小时的巡逻时间里,他始终保持着高度集中的注意力,一遍遍巡行在他负责的西环路沿线。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正是由于不知疲倦的“全时段”巡逻,白献伟总能“撞见”比别人多的多的线索,现场抓获率始终高居全队第一。

    1999年10月10凌晨430分,白献伟和同事巡逻至嵩山路粮食学院门口时,发现两名可疑男青年,遂对其进行盘问。不料想,其中一名男青年突然从怀里抽出一把40公分长的大铁钳朝着白献伟面部砸过来。身手敏捷的白献伟侧身躲过大铁钳后,顺势一个扫堂腿将该名可疑男子摔倒在地。另一男青年见同伙被擒,迅速从腰中拔出一把尖刀挥舞着靠近白献伟和同事,还没等他贴近民警,同事一个侧踹就踢倒了持刀男子,还没等他爬起来,白献伟就扑在他身上用枪指着了他的头部。后经辨认,这两名穷凶极恶的男子刚刚在兴华北街一院子里盗窃摩托车,正准备继续作案。

    即便是到了40岁,已经担任派出所的一名大队长,白献伟身上的那股子拼命劲儿还是没有半点褪色,对待工作对待事业还是拼着命干。

    “他从来不对组织说不,更不讨价还价,别人不想干的或者干不了的他都主动干,”大河路派出所所长吴建国说,任务交给白献伟,就俩字——放心!

    “做一名警察,一定要对得起群众、对得起身上这身警服和警徽。”白献伟的血管里,始终奔流着一股股忠诚热血。

 

    责任

    “当警察就是要保护群众的安全,办案追逃时不放过任何一个线索细节,就是对群众负责,对自己负责,也是对嫌疑人负责”

    经过防暴队和交巡警的几年磨炼后,业务更加成熟的白献伟于2006年调到郑州市公安局惠济分局工作,并且主动要求去相对偏僻的黄河南岸派出所,当了一名指导员。

    当时的黄河南岸派出所只有6个民警,管辖黄河岸边的9个自然村和一个黄河大观景区,相对市区一些派出所,这里荒凉偏僻、远离市区、交通不便、条件艰苦,被同行们笑称“西伯利亚”。亲戚朋友对白献伟选择来这儿十分不解,都劝他“这种地方,你能干出什么成绩?什么时候能熬出头?”但白献伟不这么看,越是艰苦的地方越能锻炼人,越是基础条件差的岗位越能考验一名带队人的能力。到派出所上任的第一天,白献伟就在工作笔记本上写下了一句话:“我要做一颗种子,走到哪里,就能在那里生根开花;我要做一团火,干到哪里,就能把哪里工作烧得满堂红……”

    到派出所的第二天,白献伟就“下乡”了。从此,他坚持每天把辖区的村子全部走一遍,村子里的大小事他都掌握,任何的治安隐患和犯罪线索都逃不过他的眼睛。

    “大伟一直都想干刑警,一直都痴迷抓贼破案,他最崇拜的人就是华裔神探李昌珏,刚入警那会儿,他买了一摞子李昌钰专著和侦查学的书没事就看,不训练的时候他还跑到车站分局找老侦查员拜师学艺,跟着人家去抓小偷,”当年防暴队的战友朱涛回忆说,虽然没能去当刑警,但下到派出所还是让白献伟很激动,终于可以在辖区办案子了,防暴队里的“拼命三郎”这下把他的拼劲儿带到黄河南岸了。

    2009年冬天,派出所得到一个犯罪嫌疑人在石家庄的线索后,当天下午,白献伟就带人开车直奔石家庄,到石家庄火车站抓获嫌疑人后随即返回,一来一回上千公里都是他一人开车,一分钟也没耽误,一口饭也没吃。“早一分钟把嫌疑人带回来归案,就早一点结案,早一点给受害人一个交代!”

    “当时我们返回郑州已经是凌晨,案件手续办完后,大家都倒头睡着了,谁都没想到大伟哥居然出门到辖区几个村子里转了一圈,”当时派出所户籍内勤边静说,在所里4年,白献伟一直都是带着这么强烈的责任心和拼劲儿去工作的,绝对是个铁人,从没见他因为身体不舒服请过假。他的黑色桑塔纳一年跑了10万公里,平均每天近300公里,就像一个“流动的办公室”。

    2010年,在郑州公安机关警务机制改革后,白献伟来到了新成立的大河路派出所担任交管巡防大队大队长。大河路派出所的辖区仍旧在惠济区黄河岸边,仍旧在那远离市区的偏远地带。可工作的变动没有改变白献伟对工作的热情和责任。

    “还是当年那个铁人呀!”同样来到大河路派出所的老战友朱涛感叹。

    2011年过完春节之后,大河路派出所辖区古荥大街连续发生十余起入室盗窃案件,群众反映强烈。按说,侦破这样的系列案件,是交管巡防大队和案件侦办大队、治安管理大队整体作战、联合应对的事,但性子急、责任心强的白献伟把铺盖卷往车里一放,直奔案件侦办大队和治安管理大队,主动了解案情、分析案件特点规律,结合交管巡防大队的工作特点去追查嫌疑人的蛛丝马迹,案件侦破前他就一直睡在那两黑桑塔纳里,奔波在三个大队之间。

    白献伟根据嫌疑人作案时盗窃有小食品这一细节推断嫌疑人很可能是未成年人。当即,白献伟就带领两名民警在辖区所有网吧内进行走访盘查。4月中旬,白献伟在惠济桥村一网吧内发现一名青少年所使用的手机和系列被盗案件中的一部被盗手机特征相似,就上前查问。果然,他在少年手机中发现了受害人的信息,遂及将其控制。经突审,嫌疑人刘某供述了伙同其同学马某、吴某多次在古荥大街撬盗门面店的犯罪事实。随后,白献伟又将马某和吴某抓获,一举破获了9起入室盗案件。

    “要是你家被盗了,你着急不?不赶紧破案,咱心里不踏实,感觉失职了。”这是白献伟在案件破获后说的一句话,也是他作为一名公安民警强烈责任心的体现。

    20117月份以来,大河路派出所辖区内马拉湾景点游客激增。随之而来停车场发生多起撬盗游客车辆后备箱窃取财物的案件,极大了影响了景区的声誉。为了尽快抓获这帮窃贼,白献伟就带着民警日夜蹲守在停车场附近。“这是笨方法,但却是最有效的方法,我坚信一定会抓到嫌疑人”,果然在蹲守到第七天时,他们发现了两名可疑的男子,并于当晚将正在作案的嫌疑人陈某、袁某二人抓获,破获此类盗窃案件8起。

    “和大伟搭班子最大的感受就是他的责任心强,干什么活儿都身先士卒,有些活儿严格来说不是交管巡防大队的事儿,但他都接过来干,”大河路派出所交管巡防大队教导员邵柏松说,时间久了,全队19个兄弟们都被他“带动”起来,无论是日常巡逻还是“清网”追逃,只要白大队带头冲锋,兄弟们就紧紧跟随。队员们常说:“大队长比咱们都大,干什么事都那么拼,咱们年轻的要顶不上去都有点脸红、说不过去。”

    今年6月份开始全国公安机关开展“清网行动”,对网上在逃人员进行“收网”。所里在部署“清网行动”任务时,白献伟主动请缨,包下已外逃多年、久抓未获的在逃人员梁某和朱某。时间紧、任务重,白献伟带着民警奔波半个月,从一点一滴的线索入手,讲法律、讲政策、讲亲情,以真诚换真心,最终感动了在逃人员的家属,使梁、朱二人先后从外地赶回来投案自首。其中一名在逃人员的父亲紧紧握住白献伟的手说:“白大队长,你是个为我们着想的好警察,我相信儿子在你手中会得到公正的处理!”。

    “当警察就是要保护群众的安全,办案追逃时不放过任何一个线索细节,就是对群众负责,对自己负责,也是对嫌疑人负责。”

    这是白献伟在所里进行“清网行动”讲评会上作为典型发言时说的一句话。人们都知道有困难找警察,作为警察的白献伟更知道这句话的分量,他深知自己肩上的责任和重担,无论是在街上巡逻还是追逃办案,都是在守护群众的安全,都是在满足群众的期待。

    在他身上,大家读懂了什么叫责任,怎么去践行自己的职责。

 

    奉献

    陪群众的时间远比陪家人的时间多,工作的时间远比在家里的时间长,“除了对得起身上那件警服,你对得起谁呀”

    大河路派出所交管巡防大队大队长的办公室里,一切如故。

    办公桌上放着追逃的卷宗,笔记本上已经排满了十月份的工作安排。窗台上,两盆绿萝依然翠绿,整洁的叶子在秋风过后轻轻摇曳,似乎想诉说主人的辛劳与苦楚。

    白献伟走了,警队里失去了一位“铁人”,战友们失去了一个好兄弟。可一个普通家庭里却失去了她的顶梁柱塌,留给同样是警察的妻子和才10岁的儿子无限的悲痛,这个曾经幸福欢乐的小家竟遭此劫难。

    白献伟的家是一套老式的只有80平米的三室一厅,让人有一种看老照片的感觉:朴素的摆设、陈旧的家具,最抢眼的是客厅窗户上那一台老式窗式空调。跟白献伟当过同事又是邻居的陈保军说,这房子是十几年前大伟妻子单位分的,之前他们一直住在单位宿舍。

    突如其来的巨大打击让白献伟的妻子翟迎先一下子苍老了许多,连日的哭泣和心痛让她精神近乎崩溃。但即使这样,她没有埋怨、没有责怪更没有提出任何要求,作为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的一名老师,作为和丈夫一样的人民警察,她理解丈夫的选择,她明白警察的职业就意味着付出、奉献。

    白献伟的几个姐姐却早已哭的泣不成声,她们对着墙上的遗像“责怪”着弟弟:“小伟,你就这样走了,你对得起谁啊?!你就对起你那身警服了”。

    的确,白献伟亏欠这个家庭的太多太多了。

    白献伟在家是老小,上面有6个姐姐和1个哥哥,从小母亲就最疼爱他。然而,20083月当老母亲病危住院期间,他却一直忙于工作未能床前尽孝。医院下病危通知那天下午,老母亲迟迟不肯咽气,想再看小儿子最后一眼,姐姐们给白献伟打电话让来医院送母亲最后一程,他却因正在抓捕犯罪嫌疑人途中无法赶到。当天夜里,当白献伟一身征尘赶到病床前时,母亲已经去世多时,白献伟站在医院走廊里哭了整整一夜。

    翟迎先说,在家庭和工作之间,白献伟的天枰始终倾向工作那一边。还是在她怀孕时,一次白献伟陪她出去散步,听见前面有人喊“抓小偷”,他竟然把怀孕八个多月的妻子独自留在路边,扔下一句“你在这儿等我,我一把人抓住就回来接你”,说完便健步如飞朝小偷逃窜的方向追去。站在路边的翟迎先又是担心和又是生气,引发胎动,腹痛难忍,还是靠路人和好心的出租车司机帮忙去了医院。当白献伟一头大汗跑到急诊室时,医生和护士都很不理解,“不要媳妇和孩子了?”

    翟迎先却只说了一句“他是个警察,当时他只能那么做。”

    白献伟的儿子小宇,今年10岁了,却表现出了同龄孩子少有的成熟和坚强。10岁的孩子已经理解“死”意味着什么,尽管自己眼中泪水还没擦干,却像个小大人一样搂住哭的死去活来的妈妈用稚嫩而坚定的语气说,“妈妈别哭,以后家里有我,我是个男子汉,爸爸不在了,我把家撑起来……”一句话未完,在场所有人已是泪如雨下。从小爸爸就是他眼中的大英雄,不仅能拿着枪抓坏人,还敢游泳横渡黄河,这都让幼小的孩子艳羡不已。邻居王萍说,小宇从小就崇拜他爸爸,两岁时就戴着白献伟的警帽系上警用腰带在院子里玩,一问他将来想干什么,他想也不想就说:“当警察,跟爸爸一样去抓小偷!”

    然而,在邻居眼中白献伟这位父亲做的很不合格。“从见他带孩子出来玩过,没见他接送过孩子上下学,没见他给孩子开过家长会。”邻居们说,小宇都四五岁了,还是妈妈带着去洗澡。女澡堂不让4岁的男孩子进,妈妈只能让小宇单独进男澡堂洗,自己在门口等着,孩子小自己也不会洗,每次回家一搓身上还是很多泥。

    一次,翟迎先因公出差,临走前千叮咛万嘱咐要白献伟记得回家照顾孩子,白献伟答应的好好的,但一起突发的案件让他忘了家中的孩子。天都黑了,好心的邻居看到小宇还自己在院子里玩,就把他接到家中睡觉。等白献伟赶到邻居家把孩子接走时已经是凌晨3点。王萍说像这种情况已经记不得有多少次,这个单元楼上几乎家家都替他看过孩子。

    说起丈夫累倒前的最后一次见面,翟迎先痛心地泣不成声。9月份,白献伟忙于追逃,加班加点没回过几天家。930傍晚,翟迎先接到丈夫电话说忙了一天了还没吃饭,突然很想吃饺子。当翟迎先赶快做好了饺子抹黑赶到白献伟说的地点时,谁知竟看到丈夫在黄河岸边一个叫黄河桥村的小诊所里输液,当时白献伟脸色苍白,说话无力。翟迎先拉住丈夫的手说:“看你都病成什么样了,你跟我回去,今天无论如何不能再硬撑了。”白献伟草草吃了几口饺子,就拔下针头,强挤出一丝笑脸对妻子说:“今晚是大清查最后一天了,弟兄们都还在岗上呢,我这当领导的咋能不去,你先回去吧。”说完便冲出门去。

    也就是在当天晚上的盘查卡点上,白献伟跟指导员邵柏松聊起时还饱含深情地说:“我这辈子,最大的福气就是摊上一个好老婆,我欠她娘俩的太多了,都不知道该怎么还”,说完,抬头望着夜空默不作声。邵柏松发现这条曾被称为“拼命三郎”的老伙计眼眶已经湿了。

 

    大爱

    他健壮的身躯里面是一颗充满爱和友善的心,从身边战友到辖区群众甚至是素未谋面的外地求助者,他都真诚的去帮助他们,像亲人一样

    一米八几的大个子,体重近两百斤,笑起来略微带着腼腆------在很多人眼里,白献伟就像是邻家的大哥,和气,友善,正直是大家对他的第一印象。

    和白献伟同事过的所有战友们都说,和大伟相处得劲,他细心,总能为对方着想,绝对是个可交的好兄弟。

    跟白献伟实习过的警校学生们说,跟着白队长干活心里可顺,他不但教我们工作经验,还从吃住上关照我们,心里很温暖,他不像是带我们的老师,更像是亲人。

    2009年冬天,有一次晚上设卡盘查。白献伟在巡视各卡点时,发现民警边静穿的太薄,想也不想,当即把他自己的棉衣脱下来给边静穿上。“白队走后,我一摸衣兜里鼓鼓囊囊的,拿出一看是他悄悄塞的两瓶矿泉水,”当年派出所的同事边静回忆起这件事情时,几乎泣不成声。

    不了解白献伟的人也许会认为他无情、严峻是个“铁人”,但在老白共过事的每一个人却深深地感受到他那份无私、宽厚的关心和爱护之情。从基层一步一个脚印走过来的他,能够切身体会到基层工作和生活的辛苦。民警有病了,他只要听说,必亲自登门探视;单位民警的生日他都会标在办公室日历上,只要民警生日他就会一个生日卡祝贺;民警外出执行任务,他总是不忘给交待内勤,让他们去民警家里看看有没有困难,帮助解决。一位民警的父亲有脑梗塞,当他听说吃点醋对治疗有好处后,就亲自给民警家里送去一大箱醋。这位民警感动地说:“人家都是给领导送礼,我们这儿是领导给民警送礼,跟着这样的领导干活儿,有使不完的劲儿!”

    同事们讲,白献伟还在黄河南岸派出所工作时救助过很多人,到现在他还经常能收到外地寄给他的一些特产,来感谢他的救助。

    20093月份,时任黄河南岸派出所所长的白献伟接到群众电话,说在路边见到一位迷路的中年妇女。接报后,白献伟马上开车过去将中年妇女接到所里,先给她买来饭吃后,才开始了解她的情况。可是该妇女操着一口南方口音,对民警的询问反应迟缓,答非所问。当民警们都感觉没有希望时,白献伟却坚持安抚这位迷路的妇女,细心的和她聊天。终于经过3个小时的耐心交流,她终于说出“覃玉莲”这个名字和一个电话号码。民警当即联系,却发现电话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对方告知,覃玉莲是他们的亲人,不过早就嫁到山东省了。根据广西方面提供的电话,白献伟又联系上覃玉莲在上海的亲人,并得到山东家中的电话。当民警将电话打到山东时,接电话男子一听覃玉莲的名字当时就哭了起来。

    当迷路妇女的老伴徒步6个小时从山东梁山县赶到郑州市黄河南岸派出所,见到了他迷失多日的妻子时,他抱着妻子号啕大哭起来。见两人经济拮据,白献伟亲自开车送他们到车站,并塞给他们几百元钱。

    白献伟在黄河南岸派出所的4年,救助过轻生跳河的、游玩迷路的、钓鱼落水的、迷路落难的人员有30多名。虽说帮助有困难群众是警察的职责,可白献伟在以警察身份救助他们的同时,又怀着一颗爱心去从心理上、经济上帮助他们,让他们在体会到警民鱼水情的同时,也深深感觉到人间真情的温暖和力量。

    数字是冰冷的,心是温暖的。那一面面感谢的锦旗和一封封饱含谢意的书信印证了白献伟的那颗善良的心,也记录了群众对大爱的回报。

      ——————

    9月初到国庆节这一个月时间,白献伟几乎是连轴转,不是到外地追逃,就是在单位亲自带班接处警、参加巡逻盘查,也就是在那时候起,病魔已经悄悄蚕食着他的健康。许多民警都发现,白队经常面色苍白,精神疲惫,还经常悄悄在办公室自己熬中药喝,但他一次也没向组织上透露过自己的病情,更没有因此请过一次假。

    国庆节期间,辖区黄河风景名胜区人流、车流骤增,白献伟又主动带队前往现场执勤,疏导交通、维护治安。心疼他身体的兄弟们都劝他到医院好好把病看看,休息休息,可他总说:“没事,等忙完这几天再说。”

    10月5上午9时许,白献伟在安排交接班时,突感胸部特别难受,呼吸困难。指导员邵柏松赶快把他拉到就近的河南省中医院二附院,当天白献伟就住院了。

    10月6下午1553分,白献伟转院到郑州大学医学院一附院,被诊断为肺栓塞,住院抢救。

    10月6晚2355,抢救无效,在与死神搏斗了数个小时后,白献伟那颗顽强的心脏终于停止的跳动……。

             ———————————— 

    在白献伟曾经工作过的地方,战友们、群众们自发的送来了一束束洁白的菊花……

    在那间熟悉的办公室,门依然打开着,屋子里像平常一样干净、整洁,办公桌上一个相框里是一张朴实的笑脸,虽略带腼腆,可如春天般温暖……

    在大河路派出所交管巡防大队门口的值班牌上,依然写着:今日值班领导——白献伟!

    一切如往昔一样平静,一切仿佛都未改变。

    他还活着,他活在郑州公安这支光荣队伍的行列中,他活在每一个为理想而拼搏和为事业而奉献的人们心中。

    他以燃烧的生命作证——他无愧41年的短暂人生年华,他无愧金灿灿的警徽,他无愧“人民警察”这一神圣称号!

    记住白献伟,记住这样一种人生!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