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梓年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000001903
本馆由[ 天堂天使]创建于2009年12月24日

潘汉年与潘梓年:中共党报双星

发布时间:2009-12-24 14:22:39      发布人: 天堂天使
        潘梓年,被誉为中共第一报人。江苏宜兴人,早年从事教育工作。1927年在上海入党,主编过《北新》、《洪荒》等进步刊物和江苏省委主办的《真话报》。1933年被捕,经营救1937年出狱。抗战开始后,负责筹办党在国统区的公开报刊《新华日报》和《群众周刊》。1938年1月11日,《新华日报》在上海创办,潘梓年任社长,先后在武汉和重庆《新华日报》任社长,积极宣传抗日救亡和共产党的政治主张。抗战胜利后,奉命去上海筹办《新华日报》总馆,仍然为重庆《新华日报》和《群众周刊》写稿。1947年,重庆《新华日报》遭到国民党迫害,在吴玉章的领导下,潘梓年带领全社人员进行了坚决的斗争。在《新华日报》从武汉向重庆转移的途中,轮船被敌机轰炸,新华日报的工作人员,潘梓年的四弟潘美年被炸死。
  《新华日报》在潘梓年的领导下克服在战时物资缺乏和在国统区办报的恶劣政治环境等不利条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报道风格,把共产党抗日救国,反对内战,反对独裁的政治观点及时传播给广大国统区人民,从而争取到支持。
  潘汉年,潘梓年的三弟,在1924-1925年间加入创造社。此后与叶灵凤合编《幻洲》杂志,《幻洲》分两部分,上半部称《象牙之塔》,由叶主持,全部为文艺作品;下半部为《十字街头》由潘主持,专发杂文。国民革命时期,郭沫若创办了军中小报《革命军日报》以加强军队的政治宣传工作。潘汉年主编的《十字街头》为郭沫若所欣赏,尤对其杂文印象深刻,力邀潘汉年到南昌任《革命军日报》总编辑。作为主笔,他以忘我的热情,倾全力把该报编辑得文字活泼,融理论性、可读性于一炉,成为军中将士爱不释手之读物。
  大革命失败后,《革命军日报》停刊,潘返沪,继续与叶合编《幻洲》。他以"听车楼主"为笔名发表了许多具有战斗性和思想性的杂文。《我再回上海》为其代表,标志着他在政治思想和文学艺术上发生了转轨性变化。其杂文矛头所向直指蒋介石等国民党新军阀,嬉笑怒骂,笔锋犀利,无情鞭挞,引起了当局的仇恨。1928年1月,《幻洲》被国民党上海警方以"宣传反动"的罪名查禁。
  《幻洲》是潘汉年与叶灵凤合作时间最长的刊物,此后潘弃文从政,叶活跃文坛。1928年1月,潘汉年和叶灵凤还合作创办了另一份刊物---《现代小说》月刊。1928年初,潘汉年与叶灵凤商议,在办好《幻洲》的同时,再办一份《战线》周刊。这样,《幻洲》被查封之后,很快又于4月推出了《战线》周刊。《战线》继承了《幻洲》的战斗精神,政治理论水平更高,但结局与《幻洲》一样,被上海警察当局以"攻击国府"的罪名查禁。
  1929年6月潘汉年出任中共中央宣传部文化工作委员会第一任书记,他成了当时中共革命文化运动的最高领导人。同时他还于1930年秋兼任中共中央主办的《红旗日报》上海地区总采访。1930年,他开始投笔从政,由新闻文化人向职业革命家转变。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