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太祖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000001824
本馆由[ 天堂天使]创建于2009年12月24日

西夏战争史

发布时间:2009-12-24 08:54:29      发布人: 天堂天使

    公元975年,定难军节度使李光锐(继迁的族叔)爱其才,授年仅十二岁的继迁为管内都知蕃落使。

    公元982年,得知族兄李继捧入朝,被迫交出夏、绥、银、宥、静五州地以后,与弟李继冲、亲信张浦等人组织和带领党项放各部叛宋。后来李继迁派张浦带着重币到辽,向辽圣宗表示愿意归附,取得了辽的支持。河西素来都为北宋重地,辽圣宗为了削弱北宋在河西的控制权,授李继迁为定难军节度使、夏银绥宥静五州观察使、特进检校太师,都督夏州诸军事;以李继冲为副使。十二月,李继迁为了进一步取得辽的支持,亲自到辽边境请婚。当初李继捧献出夏、绥、银、宥、静地入朝并非本意,因此宋朝让他重返夏州之后,表面上敷衍宋朝,暗地却与继迁互相勾结,并于宋淳化二年(公元991年)以夏州之地附辽,被封为西平王。李继迁在李继捧的秘密配合下,连续出兵占据绥、银二州。接着,又攻庆、原(今甘肃固原县)诸州。李继迁攻占银州以后。深谋远虑,没有采纳众人的意见称王,而是先设官授职,确定尊卑等级,并且预先将一些还被宋朝占领的州郡的官职分封给各位酋长,使他们个自为战。这样,宋朝在各地疲于防御,而李继迁就能集中力量攻击银、夏、绥、宥等州。为了把互不统属的党项诸部纳入抗宋斗争的洪流,以适应斗争发展的需要,继迁重新建立了本民族的政权,使它成为一个联合诸部、“号令番众”、指挥战斗的政治军事中心。一方面遵用“汉法”,仿唐、宋官制建置军事、行政官职;另一方面吸收汉族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如张浦、李仁谦等加入其统治集团。这一改革大大加强了李继迁的实力。原来一起战斗的诸部酋长乐意接受继迁所授官职,听从号令,服从指挥,这就确立了继迁在政治军事上的领袖地位。但由于宋朝军隧的强大反攻,不久即退出。

    李继迁攻占银州以后,于986年公开向契丹辽国称臣,目地是借助辽国抗宋,以壮大自己的力量。他对部众说:“我们至今不能光复旧业,收复夏、绥、银、宥、静五州,看来只凭我们自己,兵力单薄,很难成功。现在北方辽国正强盛,我想借他们的援助,来实现光复的大业。”李继迁得到辽的支持后,积极配合辽的军事行动,不断袭击宋朝的夏、麟一带,给宋朝西北边境造成很大的不安。

    公元998年,宋真宗继位,李继迁派遣使者求和。已被西夏骚扰得疲惫不堪的宋朝廷便任命李继迁为定难军节度使。这个决定使归属宋朝版图已达十五年以上的夏、银、绥、宥等州领土,依然落到了夏州李氏的手里。李继迁深切了解到宋朝统治者的软弱无能,已经不肯满足于“故土”的恢复之后,进一步扩张势力,于是他把进攻的矛头对准了灵州。

    公元991年,他请求降附北宋,宋太宗授给他银州观察使的官职,并赐姓名为赵保吉。 公元997年,又被任为定难军节度使,管辖夏、银、绥、宥,静等五州。公元1002年,他攻陷灵州(今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县南),改称西平府,设置官职,整编军队,为后来西夏的建国奠定了基础。

    公元1002年,李继迁集结重兵攻陷灵州(今宁夏灵武西南),杀灵州知州裴济。灵州(今宁夏灵武)位于黄河上游、河套以西,这里土地肥沃,地饶五谷,尤宜稻麦,水草肥美,农牧两宜,且有秦汉延、唐徕等渠引黄河水,灌溉大面积农田。灵州又位于夏州的西侧,倚重贺兰山,带引黄河,地位冲要,是唐、宋时代西北边疆的著名重镇。在灵州的西面,是我国古代通往西域的要道--河西走廊,当时这一地区主要散居着回鹘部落。灵州的西南,则是吐蕃部落分布地区。因而,灵州成为汉、回鹘、吐蕃和党项各族争夺的焦点。唐宋五代以来,西北地区经历了长期的战乱,社会生产力遭受重大破坏,人力物力都大为衰耗。就灵州而言,继迁固有必争之势,宋朝也有不能不守的苦衷。宋朝廷要保有灵州这样一个据点,必须迫切解决粮饷给养问题。灵州军粮马料和军需一向都依赖于关中诸州供给,行军转饷,千里跋涉,粮运艰辛,民不堪命。 继迁充分发挥他的卓越军事才能,运用以逸待劳,断宋粮运,长期围困,“利则战,不利则退”的战略。至道元年(995年),继迁断宋粮运,又袭击粮上的军事据点清远军城,并包围灵州城几月,城中的粮草已空,军民饿死的为数不少。第二年,宋太宗为救援灵州,命白守荣、马绍忠等率兵护送四十万粮饷赴灵州。继迁伏兵袭击于浦洛河,白守荣大败而逃,士卒、民夫死者数万,粮食全部为李继迁所获,使灵州守军陷入饥饿状态,不久,宋太宗派五路大军进剿,李继迁采用灵活机动的游击战术,使宋军在沙漠里往来奔波,被拖得疲惫不堪,相继无功而返。继迁以其祖先世爵西平王,而他本人又受辽册封为西平王,便改灵州名为西平府。继迁占据西平府以后,认为西平府北控河朔,南引庆凉,据诸路上游,扼守西陲要害。如能修城挖壕、练兵积粮,一旦四外出击,关中就无法法防备。百姓习华风,尚礼好学,可借此地为今后进取的资本,成一方之霸。平夏地方偏僻,不如西平府前途广大。于是令弟李继瑗和牙校李知白等,督领民众建造宫室、宗庙,暂定都于西平。

    公元1003年,李继迁对宋作战胜利后,又转而西攻回鹘和吐蕃诸部。继迁被胜利冲昏了头脑,扬言攻环(今甘肃环县)、庆二州,而暗中则移兵攻西凉,以声东击西的战术,于11月袭破“畜牧甲天下”的西凉府(今甘肃省武威县)。这时,归附宋朝的吐蕃六谷部酋长潘罗支(一名巴拉济)已被宋授为朔方节度使,兼灵州西面都巡检使。他向继迁伪降。张浦见其有诈,劝继迁说:“兵务慎重,贵审敌情。潘罗支多年来倔强不倨,现在兵锋未挫就归顺我们,完全是假的。不如将计就计将他消灭。”继迁自以为天下无敌,不听。潘罗支乘其不备,秘密集结归附宋朝的吐蕃兵数万人,大败党项兵于三十九井,继迁也身中箭矢,逃回西平。当时,他配合宋军攻陷西夏西凉府后,又伪称归附李继迁,率领部众排列于校场,接受李继迁的检阅。检阅时,潘罗支冷不防张弓一箭,射中李继迁左眼。吐蕃兵顿时纷纷拔出短刀一拥而上。李继迁由部下奋力抢救,且战且退,逃回了灵州。途中李继迁因为眼球被射破,痛昏过去几次,于公元1004年正月2日逝世,时年四十二岁。

    李继迁于其孙李元昊称帝后,被谥为太祖。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