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宋端宗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000001807
本馆由[ 天堂天使]创建于2009年12月23日

赵昰在位战事

发布时间:2009-12-23 20:20:52      发布人: 天堂天使

    景炎三年(公元1278年)二月,文天祥领兵进屯丽江浦,在海丰士族首领范良臣、庄应祥、郑复等人的帮助下,克复碣石、甲子等沿海重地。之后休整练兵,上表崖山新帝自劾兵败罪状,请求入侍崖山行朝,合力抗元。不允,行朝拒绝了文天祥西行之路,而是诏加他少保衔,封信国公。此时,湘粤抗元义军风起云涌,颇有声势,元廷授张弘范为都元帅,李恒为副帅,下闽粤平湖广,并命西路主将阿里海涯向广东进军,形成合围夹攻之势。四月,文天祥留其弟守惠州,以少量兵力及其母和长子驻丽江浦,带邹沨、刘子俊等部属挥师东进潮阳,征剿已投元的宋都统陈懿兄弟(俗称“陈五虎”,原为海盗)及刘兴等地方逆贼。十一月,文天祥率部击败陈懿,诛杀刘兴,进驻潮阳,欲借山海之险屯粮招兵,以期兴师。但形势难随正义,南宋气数不振。十二月,元军水陆并进向广东宋师残部大举进攻,“陈五虎”借熟谙潮汕地区军事地理之优势导元军反扑,文天祥大败,率麾下西撤。

    祥兴元年(公元1278年)十二月十五日,文天祥退入海丰,在赤岸渡留下少量兵力布防,自率大部人马驻扎五坡岭,计议整理后入莲花山脉结营固守。过几天,元军断然决定以张弘正为先锋,率五百铁骑奔袭海丰。此时,从江西追随文天祥至潮阳的推官承务郎(州级文职佐官,正八品衔)卢参,获知这一军情后率数十骑星夜赶路,以备到海丰会宋师告警,不期被元军发现,追杀至赤岸渡,宋军难挡强敌,或被掳杀或投水殉国(事迹见黄德燝于邑志《寓贤》的论据)。其后,邑人在赤岸渡古战场收卢参等将士尸体三十六具埋葬西浦。列墓一字排开,卢参墓居中,两侧兵墓连接,正中建一座四柱单层攒尖顶墓亭,刻曰:“丹心卫宋稷英魂联五岭,忠骨埋西浦节气壮山河”。近代,列墓及碑亭残塌。一九八九年,邻近汀州村群众集资重建一座高达2米的六方柱硬山顶墓亭,内嵌《卢参公墓亭记》及捐资者名单。今卢参墓正中尚嵌有一方青石碑,自右至左直书阴刻:“乾隆拾年禀宪示准捐修三十六位,宋承务郎卢讳参公爷之墓,光绪十一年汀州约众信等捐资重修”字样。在赤岸渡古战场南面的安东村畔,遗有一座重檐式庑殿顶灰沙亭墓,占地近300平方米,墓亭高3.2米,面宽2.3米,进深1.8米,造型颇具北派风格,无碑,乡民相传为宋将军墓(有人记作明代吴垣夫祖墓),值得考证。

    话说元军先锋突破赤岸渡后,续后水师偕大部元兵赶到。祥兴元年(公元1278年)十二月二十日午时,元军突然包围五坡岭,宋军正处饭熟就餐之际,猝不及防,大部骇散。文天祥吞冰片(已变质)不死,刘子俊、杜浒、林琦、萧资等数人被执,邹沨自刎,宋兵被杀戮者达七千余人,惨不忍睹。余部战死捷胜捷兰埔。其后,文天祥被押送潮阳,张弘范亲为解缚,待以客礼。当时,文天祥的母亲、长子、三女已染瘟疫而死,胞弟文璧和文璋(另弟文霆早卒)为不绝宗祀及保城安民均在惠州降元,但他始终为宋,一再请死。张弘范不允,把他软禁舟中,文天祥忧愤满腔,尽付诗文。其中写给弟的五言律诗《寄恵州弟》:“五十年兄弟,一朝生别离。雁行长已矣,马足远何之。葬骨知无地,论心更有谁。亲丧君自尽,犹子是吾儿”。祥兴二年(公元1279年)元月,文天祥随元军经珠江口伶仃洋,张弘范劝他写信招降张世杰,他口录“人生自古谁无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之诗篇借以明志,成千古绝唱。南宋亡后,文天祥被押大都(今北京),前宋恭帝及前宋相留梦炎均来劝降,只要他允诺,即可与被囚的妻儿团聚,享尽后半生荣华富贵。然而,他忠宋不悔,以《正气歌》表达自己准备随时献出生命的决心!元朝至元二十年(1283年)元月八日,元世祖忽必烈亲召文天祥做最后一次劝降,文天祥答:“天祥为大宋状元宰相,宋亡,只能死,不能活。”是夜,文天祥写下《自叹》一诗:“猛思身世事,四十七年无。鹤发俄然在,鸾飞久已殂。二儿化成土,六女掠为奴。只有南冠在,何妨是丈夫。”次日,在柴市英勇就义,以一身之死警醒后人,以一人之命激励后人。

    明代正德十年(公元1515年),为纪念文天祥的抗元气节,海丰庠生吴子昌(县城兰巷人,以岁贡授广西迁江训导,后弃官养母)提请广东提学章扑庵恩准,由海丰县署在五坡岭建立表忠祠,又建方饭亭于祠后,忠义坊于祠前。抗日战争时期,表忠祠及亭坊被日军炸坏,今存1956年修复的方饭亭及前代的石刻文物。方饭亭,坐西北向东南,占地960平方米,分五层34级台阶,阶顶月台中心建一座八柱重檐攒尖顶八角亭,通高9米,平面径宽9米,亭内再置一庑殿顶石亭,高3.8米,内竖一方2.7×0.9米的大石碑。碑上方刻文天祥就义前的《衣带铭》:“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碑下方刻明代正德年间惠州太守甘公亮摹自故乡庐陵的文天祥半身像。亭前两侧石柱刻有明代潮州状元林大饮撰题的对联:“热血腔中祗有宋,孤忠岭外更何人”。亭下两侧立有明清两代重修方饭亭的石刻碑记。原表忠坊“一饭千秋”的青石碑,今移立在亭前。

    数百年来,海丰人民以无比崇敬和热爱的正义感缅怀南宋君臣和文天祥,景仰他们敢于抗击夷敌入侵的爱国主义精神,历代文代骚客对其有关遗迹多有吟咏。邑人钟梦卿和马思周等先生先后写了有关“五坡岭”的历史剧本,均向后人传颂着文天祥代表民族正气,代表宁死不屈,代表斗争到底的壮烈史话。

    来源:网络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