涓涓:你是妈妈的天使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165026898
本馆由[ 千里共婵娟]创建于2023年12月23日

失独的维权 8

发布时间:2016-10-19 14:47:35      发布人: 千里共婵娟

4、人伦悲剧的诞生

计划生育政策作为基本国策,是法律,数以亿计的平头百姓被毫无选择地“计划”;但在失独的时候,国家根本不是他们的依靠。

 一个独生子女家长说,作为独生子女,实在伤不起,是多少人的聊以生存的精神寄托。记得我2008年新年期间结婚,十一前夕丈母娘不幸殁亡,我携怀胎已有6个月的妻子去奔丧。年近80的老丈人一见到我就说,他活下去的唯一信念,就是要看外孙出生。当我女儿呱呱坠地,老丈人又说,他要坚持到外孙女读小学。我女儿有父母,还有爷爷奶奶加上个一外公,如今大过年的,一大家子聚在一起,唯一的话题就是这个孩子。这份爱会不会太沉重——我一直在考虑,因为这份爱太沉重,所以绝对伤不起。

 我妻子的学校有个女同事,是独生子女,在2006年4月夜间被人劫杀并抛尸,时年27岁。过去将近7年,她的父母坚持到她的QQ空间去更新内容,以寄哀思。失独者:孩子走了,我们还痛苦地活着!

  想想这些失独的人,活在中国,回顾他们这一生,绝对“生非容易死不甘”,充满悲剧色彩,在这种摸石头的特色之下,经历了:50年代的经济困难,60年代的文化大革命浩劫,70年代的上山下乡,80年代的一胎限制,90年代的分流下岗……殊不知,该享天伦之乐之际,白发人送黑发人,唯一的孩子不幸离世!

他们突然发现,听了他们的话,却落了个生无所恋,老无所依,死无所送的断子截孙的下场。更悲催的是,即使进养老院、上手术台,都找不到子女为自己签字,真可谓“欲进无门,欲上无凭”。

 这些失独群体的产生,就是计划生育政策的必然结果,本应该得到这种政策的补偿。可是,中国的制度历来都是应景式,做足表面功夫。说到养老的问题。30年前,计生部门宣传:“计划生育好,政府来养老”;20年前,他们就改口了:“计划生育好,政府帮养老”;10年前,他们就不靠谱了:“计划生育好,养老不能靠政府”。如今就无耻了,说要推迟退休了……你说,去相信这个只会“吃肚皮、喝人血”的部门的话。

所以,计生委说要将加大对计划生育家庭的养老扶持,这不是“阎王贴告示——鬼话连篇”。民政部则表示将统筹研究相关问题,要按照三无人员来抚养,这不是“阎王出主意——净是鬼(诡)计”!

 为什么说是诡计?你想想,失独老人由政府来养!貌似喜事一桩!但民政部又说,按三无老人标准!这悲哀了!众所周知,不管是城里的,还是农村的,三无老人处境让人满意吗?绝对不满意啊!失独老人本属三无之最大无:无子女赡养,而且为国家做出人性、人道牺牲,按三无老人对待是底线,怎么成了最高标准呢?岂有此理!

 亡羊岂不补牢?仔细思量计生部门的说辞,言下之意,透露了这样的信息:你们放心吧,即使失独了,政府还是会养你们的。至于,计划生育这是基本国策,你们就省省吧,是祖宗之法,要变是万万不能的,还是要继续推广的。

 按理说,是可以养的,况且只是按照三无老人来养。众所周知,中国政府貌似财大气粗,不差钱,各级官员每年都有数千亿计的罚款经费,都有经费保障,所以官员们大可以肆无忌惮地大吃大喝、游山玩水。然而,中国政府又貌似捉襟见肘,关乎民生领域的事业,诸如教育、医疗、住房等产业,都纷纷差了钱,一门心思地想走产业化的道路,不搜刮民脂民膏已是恩比山高,问你什么不幸福觉得不过瘾,还要问你还缺啥来着。这些民生领域能够投入个杯水车薪。

很多人认为,少吃一点少喝一点少开一点少拿一点,一切都有了,就可以解决很多问题。但是,这是只是民众的一厢情愿罢了,谁会主动放弃这些呢?

想想,这些失独人员,年事渐高,即不可能乱世,又没有能力生存,能进入这些肉食者的法眼?他们如此弱势,注定会成为强势政府抛弃的人群。所谓政府的"人文关怀"的春风,能吹得进失独者的心坎?毕竟春风难度玉门关!

 再说了,即使解决了经济上的补助,但是能够解决他们精神方面的缺失?这种无人膝下承欢的伤痛吗?

所以,最最迫切要我们好反思的是,恰恰是我们计划生育政策。所谓“亡羊补牢,为时未晚”,为什么非要到恶贯满盈的时候,再来改变?造孽啊,已经造了多少孽,到底还要造多少孽,才善罢甘休呢?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