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日昌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000001614
本馆由[ 天堂天使]创建于2009年12月22日

曹日昌:心理学研究

发布时间:2009-12-22 15:25:37      发布人: 天堂天使
        倡导以辩证唯物主义指导心理学研究
  早在30年代末,曹日昌即提倡把辩证唯物主义作为创建新心理学的方法,写了“新心理学方法的建立”(1939年)一文。他用宇宙事物的运动发展中三条普遍法则:矛盾统一律、质量互变律和否定之否定律解释心理现象和心理学的发展,写有“心理现象中的辩证法则”和“心理学的辩证法的发展”(1939年)等文章。1943年他又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对心理测验的若干重要问题进行剖析,发表“心理测验的几个原则的问题”,这是他心理学理论研究的一篇早期代表作。该文首先回顾了心理测验的历史,并指出心理测验发表了40年,之所以“没有巨大的进步”,在于“对几个原则的问题始终没有圆满的解决”。他以量与质、片断与整体、限定反应与自发表现、表象的测量与本质的理解等几对范畴的辩证关系,分析了在心理测验过程中存在的重量的多寡而轻质的分析,重片断的反应而轻整体的特质,重限定反应而轻自发表现,重表象的测量而轻本质的理解等现象,从而为构建新的心理测验体系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这些辩证的分析在今天看来仍有重要价值。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主张我国心理学的基本理论研究应建立在毛泽东的《实践论》与《矛盾论》的基础上。他坚持列宁“反映论”的基本观点,强调心理学的主要任务在于研究人的反映过程;心理学应当以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作为自己的基本观点,并认为由于心理现象具有自然性和社会性两方面,因此必须并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方法去研究依赖于社会实践的心理现象。他曾说:“在心理学研究工作中要贯彻理论联系实际,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方针。研究选题服从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研究社会主义建设中需要解决的心理学问题。贯彻辩证唯物主义在实验研究中就要坚持心理是脑的活动,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这一基本论点,要从客观世界对人的作用和脑的机制来了解心理活动,不能仅以心理活动解释心理活动或把心理活动看作可以脱离现实刺激和脑的活动规律而独立的现象。人的心理是在实践活动中,也就是人和客观世界的交互作用中产生的,也是随着实践活动的发展而发展的。在心理学研究中贯彻辩证唯物主义也就是贯彻实践的观点”。这是他晚年重要理论贡献之一。
  坚持和维护心理学的正确研究方向和科学方法
  1958年8月,由北京师范大学开始发动了一场全国性的所谓“资产阶级心理学批判运动”,批判教学和科研工作中表现的对人的心理的生物学化、生物决定论和忽视阶级性等观点,并涉及心理学的学科性质和研究方法等问题。在批判中指出了在心理学教学和研究上值得注意的问题,但也有不少错误的看法,如由批判生物学化,而认为心理学不应从进化史上研究意识的发展;由批判生理决定论而认为心理学不应当研究人脑的活动规律或心理的生理机制;由批判忽视阶级性而认为只有阶级心理,没有共同的人的心理活动规律,更进而主张心理学完全是一门社会科学,它的任务只是研究“工人阶级的心理”和“共产主义的精神面貌”等。甚至将学术问题与政治问题相混淆,造成心理学界的思想混乱。针对这种情况,曹日昌在1959年发表了《关于心理学研究的几个问题》《心理学界的争论》《心理学研究什么?》《由学术批判明确心理学的研究任务》等一系列文章,并组织心理学界开展学术争鸣。在1960年召开的中国心理学会第二次代表大会上,曹日昌在会上作了“心理学学术讨论的收获”的总结性发言。明确了心理学的研究方向应该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方针,把重点放在解决实际问题的研究上,同时也不应忽视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心理学的对象既要研究阶级的特殊心理活动的规律,也要研究人类心理的共同规律;在研究任务上,心理学要研究的是人的心理或反映的形式、过程而不是内容;心理学要研究意识问题,目的是解决意识的起源、发生和发展,如何反映客观现实等问题;在研究方法上,除阶级分析外,还须并用其他方法;在学科性质上,心理学应是介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中间科学;并提出心理学研究工作的总目标是在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指导下,迅速地建立起密切结合我国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心理学。他的讲话起到了澄清混乱思想的作用,使心理学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