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氏高傒
作者:追云的鱼
相传,神农圣祖,姓姜,号炎帝。其16世孙名伯夷,是著名贤人,辅佐帝尧掌管四岳,又辅佐大禹治水,因功受封于吕,为吕侯,是吕氏得姓之始;姜太公原名吕尚,即伯夷等37世孙,姜太公为姜氏得姓之祖;姜太公第11世孙高傒,约公元前730-698年。当时,齐襄公淫乱无道,他的几个弟弟避祸逃往各国,国、高二氏密召小白回国继位,小白抢在公子纠前回到齐国,立即被国、高二氏立为国君,这便是齐桓公。高氏即高奚,他因立齐桓公为王而立大功获赏封食采于卢,卢即卢邑,现今长清县境,从此高氏便改姓为卢氏,这便是卢氏的起源,卢傒便是天下卢姓的始祖,并创建了卢子国,卢傒为第一任卢子国国王,今有“卢子国”(引者加)故城遗址为证,卢王墓地的遗址“坟台”也在此地。……
准于经史,这段文字有五处违于史实的叙述。三代以前,姓、氏不是一回事,各有含义,不可混为一谈;姜太公姜姓吕氏,他不是姜氏(应改为“姓”)得姓之祖,而是炎帝;高傒生卒年一看年表便知;在田齐威王之前,齐国国君无一人称王,齐桓公称“公”不称“王”;周王以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封立诸侯。而诸侯无权擅自另立诸侯,只可封赐采邑而已。如公元前386年,田齐足以代替姜齐而为诸侯,但田齐仍然必然请求魏文侯向周天子请命而命之为诸侯。因此,上述卢傒“创建了卢子国”,又说“卢傒为第一任卢子国国王”,既是不通中国历史常识的体现。


公安机关备案号:440403020002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