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耀湘-相关事迹
发布时间:2010-12-01 14:45:12
发布人:
忆伟大的戴安澜
四平保卫战
据军史学家考证:“四平保卫战,林彪与杜聿明棋逢对手。双方伤亡都很大。5月15日,廖耀湘的新6军22师65团进攻威远堡。除了第一次试探性的冲锋外,65团团长李定一上校指挥的所有攻击都是一次成功。客观地讲,国军65团一个团依靠优势炮火在威远堡打垮了东北民主联军第3纵队主力(今日第40集团军的前身,当时三纵司令时为程世才)。小小的威远堡战斗在东北早期国共较量中意义非同小可。65团一个团可以打垮3纵主力,新6军又有什么样的对手好怕呢?威远堡丢失,四平之战必败。为此,林彪没有等待延安的命令,开始部署撤退。大凡在战斗遭受重大损失且在失利的情况下,指挥战略性撤退是十分危险的。稍有差错,就会造成灾难性的结果。古今中外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雪上加霜的是,在撤离四平时,林彪的作战科长王继芳携带大批文件叛变投敌。杜聿明、孙立人、廖耀湘由此了解到民主联军实力大损,便放心大胆指挥军队一路猛追,直到把民主联军主力赶到松花江以北。”辽沈一战廖被俘后并不服气,拒绝和韩先楚握手,并说要林彪来,从新再干一仗。廖初被囚于锦州监狱,同杜聿明、溥仪关在一起,一直到1961年大赦,被送一个政协委员头衔,同那些当年潜伏于身旁的间谍同事,廖对过去还是耿耿于怀,怒目相向,说是看不起那些专门偷鸡摸狗之人。
1968年12月2日,著名的抗日爱国将领、全国政协第四届委员廖耀湘先生因心脏病突发在北京辞世。那当儿,正值“文革”高潮略见平缓之际。日理万机,事务繁忙的周总理闻知此事,还是指示秘书前往政协了解有关情况,怎奈政协大院贴满了大字报和标语,根本无人上班。廖的家人只得将丧事从简。1980年5月,党中央、国务院和全国政协组织追悼,将廖耀湘的骨灰盒安放在八宝山革命公墓,公开肯定了廖耀湘在八年抗战中建树的历史功绩,令其遗孀黄伯溶女士(辛亥元勋黄兴侄女儿黄葵舫的女儿)和儿子廖定一等亲属好友颇感欣慰。
廖于文革初期在批斗会上心脏病发作去世,终年仅62岁。廖没有牺牲在战场,没有死于日本人之手,却是死在革命造反派手里,一代抗日名将的后半生就这样毁了,令人不胜唏嘘。
廖夫人为黄兴的堂侄女,1949年前夕去美国,有一子任工程师,现在可能退休回台湾了。那一次分离跟生离死别也差不多,他们一家人从此没有再见过面,命运真的是作弄人呀。
据黄兴次子黄一中回忆,廖上战场前夕,带了司机,副官坐吉普车来苏州,接他去上海团聚,家人想去却没有座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