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记忆
越华书院渺不可寻
叶衍兰早年就读于越华书院,并于在学期间以《鸳鸯诗》而名闻一时,而晚年辞去京官南归后,出任越华书院主讲,培育了大量英才,他一生可谓与该书院有不解之缘。
据介绍,今天的越华路正因越华书而得名,成立于清乾隆二十年(1755年)的越华书院,原址在布政司后街,即现在的越华路。广中路、正南路一带。1903年,越华书院改名“广州府中学堂”,若干年后渐衰落乃至被拆除。由于越华书院的特殊影响,故1920年扩建马路时称为越华路。
目前,记者来到越华路一带寻访,但当年名著一时的越华书院的一切都在沧桑岁月摸得了无痕迹了。在越华路与正南路交界处,有一颗年古榕,也许,这一带只有它曾听过越华书院的琅琅琅书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