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宋文帝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000001503
本馆由[ 孝行天下]创建于2009年12月21日

文化贡献

发布时间:2009-12-21 22:49:26      发布人: 孝行天下

    十六国时期,北方的士族和劳动人民纷纷南下。在三国、两晋南方经济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南朝统治者以建康(今南京)为中心,相继建立了四个王朝,并使传统文化不但得以保存,而且还有新的发展。刘师培说:“魏晋以后,南方之地学术日昌,致北方学者反瞠乎其后”(《南北学派不同论》),指的就是这一重大转折的开端。 

    儒学极盛于东汉。伴随着东汉王朝的土崩瓦解,学者们崇尚刑名家的“法术”,“竞以儒家为迂阔不周世用”。魏晋之际玄学盛行,大有“聃(老子)、周(庄子)当路,与尼父(孔子)争涂”之势。玄学思潮代表了士族阶层的利益,其兴衰与士族阶层的兴衰有密切的关联。一般说来,玄学兴盛的时期,都是君权比较衰弱或君权虽然强大但对士族的政策比较温和的时期。这也就意味着士族的力量有左右政局的能力。  

    南朝时期的刘宋王朝,采取了抑制士族、加强皇权的政策,使君主集权制度有所强化。他们一方面要确立、加强皇权,打击强族;一方面又不得不借重士族的声望来提高皇室的威望。他们对玄学清谈及放达的风尚,只是将之作为士族文化的标志加以推崇,在不妨碍大局的情况下对之加以让步。随着君主集权的逐步强化,与之相适应的儒学也逐渐复兴。宋文帝元嘉中,文帝召雷次宗立儒学,何尚之立玄学;太子率更令何承天立史学,谢元立文学,总称为“四学”。宋文帝立儒、玄、史、文四学为官学,实际上打破了玄学在思想界占主导地位的状况,标志着儒学在南朝开始走上了复兴的道路。  

    宋文帝认为《三国志》过于简略,故诏令裴松之作为此书作注,《三国志》注完成于元嘉六年(429年)。范晔的《后汉书》也完成于他被贬官的元嘉九年(432年)以后。  

    谢灵运、颜延之、鲍照是元嘉时期十分活跃的文学家,他们被后人合成被称为“元嘉三大家”。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