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韬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145939803
本馆由[ 孝行天下 ]创建于2011年06月05日

墨海书馆

发布时间:2011-07-05 15:08:27      发布人: 一米阳光
 道光二十八年(1847年)王韬到上海探望父亲,顺便参观伦敦会传教士麦都思(Walter Henry Medhurst)主持的墨海书馆[4],受到麦都思和长女玛丽、二女娅兰的接待,款以葡萄酒和音乐,并带领参观“光明无纤翳,洵属琉璃世界”的印刷厂房。 王韬对按字母次序排列整齐的活字架,一天能印几千本书的活字版印刷机很感兴趣,种下日后自己办书馆的种子。王韬在墨海书馆结识了美魏茶、慕维廉、艾约瑟等传教士。

  1848年,王韬父亲病故,王韬此时家有娇妻幼女,必须寻找工作,维持生计,幸得传教士麦都思的聘请,到上海墨海书馆工作,墨海书馆的工资固定,比他在家乡教书所得高的多。王韬和家眷就住在墨海书馆宿舍,室内挂一付对联:“短衣匹马随李广,纸阁芦窗对孟光”。王韬在墨海书馆,担任麦都思的助手,重新翻译《圣经》。

  英国伦敦会在1843年香港举办的代表大会上,多数代表认为早先马礼逊翻译的圣经,包含太多俚语,决定由伦敦传道会上海分会麦都思、米怜在上海重新组织翻译《圣经》。初步翻译工作,由伦敦会教友完成,1847年6月开始,以麦都思、米怜为首的五人代表小组,周一至周五,每天开会研讨四小时,每名代表各有自己的翻译员(王韬是麦都思的翻译),逐字逐句对照原文,进行讨论,提出修改意见

  。1850年新约翻译完毕,1853年旧约翻译完毕。这部《新约》被称为“代表译本”《圣经》。代表译本由于中文通顺,被英国圣经公会(British and Foreign Bible Society)采纳为海外标准本,短短六年间已经印行十一版,成为在中国最广为流行的圣经译本。王韬功不可没。

  王韬在墨海书馆工作十三年,还先后和伟烈亚力、艾约瑟等传教士,翻译出版《华英通商事略》、《重学浅说》、《光学图说》、《西国天学源流》等书,为西学东渐作出了贡献。

  1850年十月,王韬的年轻的妻子,不幸病故。

  根据伦敦会1855年61届大会报告,王兰卿在1854年8月26日,接受洗礼,正式成为基督教徒。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