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谟很早就提出捐赠一部分设立“李济考古学奖学金”
有人怀疑曾李光谟的身份,说这个李济的儿子是假冒的。李济去了台湾人人都知道,儿子在大陆就多不知道。文革时批斗李光谟,大字报就写揪出李济的亲儿子、独生子。张奚若的夫人看了很生气,本来就是亲儿子独生子嘛,有啥好揪的?
直到1995年,李光谟与女儿跨海去台湾参加“李济先生诞生100周年学术研讨会”,四十多年后才第一次走进台湾大学的家门。家里已人去楼空。“梁上君子”已多次串门,据说台湾的文物市场上已有李济先生的东西出售。所剩无非李济的书籍、资料、手稿和信件。李光谟最后装了8个纸包运回北京。开始埋头对父亲李济学术思想的整理。那次去台动静很大,几家大报用大号标题写上李光谟的名字。李光谟也是整理父亲的手稿才知道学问家需要多么大的毅力和澹泊的人生态度。现在要想再做学问,时间已来不及了。
李济先生去世后,留给李光谟一笔遗产,李光谟很早就提出捐赠一部分设立“李济考古学奖学金”。李光谟想这会是父亲的心愿,他想帮助九泉下的父亲完成这个心愿。可惜社科院考古所申请批复的报告递上去之后,一直得不到下文,功德无量的事就这样不了了之。李光谟后来听说,有领导在中国考古学会理事会上讲:不能以一个1949年离开大陆的人的名义来设立奖学金。言下之意仍然是政治立场问题。在改革开放初期,这样的说法并不奇怪。可李光谟说起此事仍满是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