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 泰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000001407
本馆由[ 天堂天使]创建于2009年12月21日

孟泰--钢铁是这样炼成的

发布时间:2010-09-27 15:50:32      发布人: 天堂天使

  新华网北京9月24日电 (电视纪录片《感动中国——共和国100人物志》解说词)孟泰--钢铁是这样炼成的

    编导:张维维

    【解说】1949年2月20日夜里,鞍钢高炉上灯火通亮,工人们正在抢修高炉,孟泰是这里边干得最起劲儿的一个。就在这个夜里,他的小女儿出生了。

    【同期声】孟泰三女儿孟庆华:我爸不能守着我妈在家,几天以后才回来,才知道生下来了。

    【解说】让这位父亲不能回家的高炉,紧紧连接着中国的命运。

    【解说】一年前鞍山解放,中国人民解放军接管了被日本人占领多年的昭和制钢所,鞍山钢铁公司成立。那时孟泰50岁,已经当了30多年的高炉配管工。老工人成了国家的主人,他们撸起袖子要为新中国大干一场。而这时的鞍钢,经过多年的战争,早已成为一片废墟了。

    【同期声】孟泰传记作者于敏:日本投降的时候,确实是有这话:你们想恢复鞍钢啊?他说不可能的,20年你们也恢复不了的,你们最好把高炉扒掉种高粱。

    【解说】侵略者的嘲弄让老孟泰怎么也咽不下这口气。解放战争已经到了决胜之时,当亡国奴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中国人要用钢铁来重建家园、捍卫祖国。可是修复高炉,却因为缺乏器材、零件而迟迟没有开始。

    【同期声】孟泰传记作者于敏:东北是完全被国民党封锁,没法想象的那么困难,什么都没有,那个是你用黄金也买不到的。

    【解说】看着只长荒草不出铁的高炉人们一筹莫展,老孟泰却寻宝似地一头扎进了草堆里。

    【同期声】孟泰大女儿孟庆珍:他说鞍钢满地是钱。哪来的钱?每块铁,每个螺丝钉都是钱。

    【解说】在那个寒冷的冬天,孟泰每天都要在方圆十几里的厂区里绕上几圈,凭着几十年的经验,从冻得死死的冰层里,一点一点地抠出有用的材料。

    渐渐地孟泰身后多了许多人,他们一起在厂区里、在家中、在冰雪里寻找着,找来的器材堆满了几间屋子,这就是“孟泰仓库”。

    很快,2号高炉点起了火。新中国的第一炉铁水奔腾而出,1949年7月9日,鞍钢正式开工,半年之内三座高炉恢复生产,整个修复过程没有动用国家一分钱。

 

    这是共和国主人翁的胜利,1950年,老孟泰成了新中国第一代全国劳模。在劳模大会上,老实巴交的他被推上了演讲台。

    【同期声】新华社资深记者徐放:他站在这个台上,站了很久很久也讲不出一句话来,憋了很久以后,他眼泪都掉下来了,最后举起手来:“共产党万岁!”下面“哗哗”地鼓掌……

    【解说】高炉有了生气,老孟泰回到家中,愧疚的父亲终于有时间认真抱抱小女儿了。

    就在这一年,抗美援朝开始了,靠近边境的重工业城市鞍山成了美军轰炸的目标,刚刚恢复建设的鞍钢人心惶惶,很多人开始撤离,可孟泰却把行李搬上了高炉。

    【同期声】孟泰工友王芝新:人家扛着管钳子就在高炉上,飞机来了,就在高炉上。有高炉在就有我孟泰在,就怕高炉受损失,不能生产。这不是英雄事迹吗?不是英雄能干出这事吗?!

    【解说】撤离的工人们回来了,他们和“孟老英雄”一起屹立在高炉之上,他们的劳动号子久久地回荡在白山黑水之间。

    【同期声】现年88岁的孟泰工友王芝新(唱):

    我们是东北的青年,

    站在艰苦的最前线,

    面对着辽阔的海洋,

    背负着黑水长白山,

    我们的意志像钢铁,

    我们的热情似火焰,

    为了建设民主自由的新中国,

    我们团结一致挺向前!

    【解说】此时,中国大地上正在酝酿一场轰轰烈烈的建设大潮,第一个五年计划马上就要开始,鞍钢的大型轧钢厂、无缝钢管厂、7号高炉三大工程成为重中之重。

 

    就在这时,高炉突然发生了意外。

    【同期声】孟泰三女儿孟庆华:周围的玻璃都震碎了,说鞍钢出事了,高炉爆炸了。我爸披着麻袋、衣服,沾上水、凉水,他就顶着那些东西进去抢险。

    【解说】高炉保住了,可从那天起,老孟泰再也没有睡过一个完整的觉。

    【同期声】孟泰大女儿孟庆珍:一看刮风了、下大雪了,天气一变化,老父亲就走了,上高炉从炉底到炉顶啊,一个个手摸,看哪个管道漏没漏,哪个冻没冻。

    【解说】就是这样的守护也不能让孟泰完全放心,在三大工程最紧迫的阶段,他又一次住进了厂里,没日没夜地看着高炉。

    这时他已经患上了严重的肺结核和肝硬化,放心不下的女儿和伙伴们一起去厂里探望父亲。

    【同期声】孟泰大女儿孟庆珍:我爸一看到孩子可高兴了,让坐着、给倒茶,最后给我倒了杯水,我说:“爸呀,你给我倒水呀,你没看到我是谁呀!”当时我眼泪就掉下来了,我爸怎么跟个傻子似的,就知道干活,连自己女儿都不认得了。

    【解说】父女相对不相识,这是一个父亲最无奈的选择,这位老工人的心都在高炉上。

    【同期声】孟泰三女儿孟庆华:我爸说了,有高炉才有家,没有高炉就没有家。

    【解说】被老孟泰守护的高炉没有辜负人们的期望,三大工程提前竣工,1956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

    从此,鞍钢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第一大钢铁基地,被誉为中国的钢都。

    当世界为鞍钢的飞速发展而震惊时,三女儿孟庆华画下了充满生气的高炉,那里有着父亲一生的奋斗和心血。

    几十年后,2009年当孟庆华再次拿起笔时,眼前已是最先进的现代化高炉,从这里出来的钢材支撑着富强的中国。

    【解说】而孟泰已经长眠在白山黑水之间,1967年,孟泰积劳成疾病逝。

    【同期声】歌声起,老工人的歌:

    我们是东北的青年,

    站在艰苦的最前线,

    面对着辽阔的海洋,

    背负着黑水长白山,

    我们的意志像钢铁,

    我们的热情似火焰,

    为了建设民主自由的新中国,

    我们团结一致挺向前!

    【字幕】比钢铁更坚强的,是一个人的信仰和对祖国的爱。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