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波同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000001342
本馆由[ 孝行天下]创建于2009年12月19日

独臂将军陈波的传奇人生

发布时间:2009-12-19 15:38:23      发布人: 孝行天下

    职务之奇:入伍两年他就成了张国焘、徐向前的党支部书记

    陈波出生在河南省新县饭店街一户贫农家庭。父亲是手推车夫,一家五口,就靠父亲的车脚钱维持生计。陈波10岁那年,母亲病故,欠下一笔债务,日子更难熬了。13岁开始,他就进了新县饭店当童工,靠着残汤剩饭糊了3年口。以后,他学裁缝,成了吃千家饭穿百户衣的乡间裁缝。 
    1929年初春,20岁的陈波在黄安县七里坪参加了中国工农红军。因为他当过裁缝,组织上就分配他到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军留守处的被服厂工作。当年7月的一个漆黑的夜晚,被服厂党支部在一棵大树下召开支部会。这是中国共产
党在秘密阶段举行会议的特定方式:借助夜幕,不准点灯,也不必举手表决,只需喊一声“我同意”或者“不同意”就行了。就在这次“黑灯”会议之后,陈波正式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两个月后,他成了红一军战士。 
    再后来他调任红四方面军参谋处书记(即参谋)。他入伍两年后,因为出身贫苦,作战勇敢,参谋处党支部改选,将他选为党支部书记兼党小组长。中共西北军委主席张国焘、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徐向前都编在他这个支部里过组织生
活。 
    张国焘叛党之后,同志们跟陈波开玩笑:“你这支部书记咋当的?竟然出了这么个叛党分子!”陈波笑着说:“欢迎监督!欢迎批评!”

    险夷之奇:试爆滚雷,全身负伤,他竟然带着一只胳膊和两条僵直的残腿返回了人间抗日战争期间,太行山区反“扫荡”战斗激烈而频繁,物质生活艰苦自不必说,武器弹药也得不到补充,这是大伙最为揪心的大事。巧得很,有次对日作战,某团在太行山下捣毁了一个反动民团,发现了民团的修械所,里头有几台车床和翻砂设备。这可是会下蛋的“母鸡”呀!官兵们人背车拉,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将这些笨家伙移进了山洞,这便是太行山上我军唯一的兵工厂——黄崖洞兵工厂的由来。其设备,可以生产手榴弹,可惜缺乏钢铁。 
    八路军前总特务团的副团长陈波说:“这有何难?到鬼子手里去抢,我们特务团的特殊任务加一条:抢铁!” 
    得到上级批准后,陈波带着一个连,深夜钻到河北邢台地区赞皇至元氏的铁路上,卸下一根铁轨,将这根铁轨抬进了黄崖洞。这就奠定了日后军械生产的基础,也为我军获取“铁源”提供了成功的经验。其后,从鬼子手里抢铁便成
了特务团的家常便饭。 
    黄岩洞兵工厂的生产形势蒸蒸日上,它生产的炸弹除了太行山区自给,还能调拨一部分支援延安。1940年底,陈波带着一个连,从这里向延安送去了一批炸弹。他们夜行昼宿,与鬼子机智周旋,路上走了3个多月。 
    当他完成任务后回来,太行山区反“扫荡”刚刚结束。黄崖洞兵工厂遭到了敌人的严重破坏,连手榴弹都生产不出来,只能勉强生产一些滚雷。 
    由于生产设备太差,滚雷质量不高。如何用它投入战斗,需要在试爆训练中积累经验。 
    1941年3月的一天,八路军前总特务团的同志们在和煦的阳光下,以连为单位,来到一片开阔地上。副团长陈波向大家讲完滚雷的使用方法,开始做示范了。他命令大家后退300米,然后,独自抱起一只西瓜大的滚雷,向山丘上走去。 
    团长欧治富(后任广州军区副司令员)拦住说:“这是新制的,有危险,我来吧!” 
    陈波说:“你是一团之长,下次再说吧!” 
    待大家进入安全地段后,陈波一个人从容不迫地走向坡顶,下蹲、隐蔽、按雷、擦火,“嘣”的一声,不合格的滚雷一触即发了。顷刻之间,硝烟弥漫,陈波倒在了血泊里。当剧烈的疼痛把他从昏迷中唤醒时,他已经躺在左权县羊角
村八路军医院的手术台上。 
    经过奋力抢救,他奇迹般地活下来了,但仅剩一条胳臂一只手和两条无法弯曲的残腿。

    炼狱之奇:忍着常人难忍的苦痛,他将疗伤过程变成提高素质而勃发进取的极好课堂出院之后,他再也不能跟大伙一块去虎口夺铁了。痛苦的折磨,行动之不便,给他的壮丽人生披上了挥之不去的阴影。每每移动一步,他得借助拐杖的支撑和腰部的力量而扭转臂部,才能带动下肢圆规似的画着圈儿交替前行。就连这点功能,也还是他在炼狱生涯的刻苦锻炼中获得的。
虽说再也不能像从前那样冲锋陷阵了,但陈波不气馁,决心要为党做更多的工作。于是他借养伤的机会拿起笔来学习文化。 
    “小小笔杆千斤重,祖祖辈辈拿不动。”他没有进过学校门,参军前连个名字都不会写。他原名陈汉清,那时候,“汉”字没有简化,笔划多,那颤抖的笔常把它写成黑团,他只得请别人代为签名。参军的第二年,他担任党支部书记,
发展党员,支书必须签名。为了避开那个难写的“汉”字,就改名叫陈波。这次养伤成了他学习文化的极好时机。一本《论持久战》,既是政治和军事的教科书,又是文化读本。没有左手,他用木尺压平书本,照样阅读和书写。他的老师就是医院的护士、医生。半年后,这位学员“毕业”了,一跃成了一所荣誉军人学校的校长。从此,他领着30多名缺臂少腿的战友在河北省内丘县的小山村园枣会练文习武,养伤治病。那歌声、琴声、读书声、劈刺声时时都在向人们报告:他们身残志坚。在这个学校里,陈波摸索了生活自理的经验,还学会了爬山、骑马和单臂射击。
    1944年春,随着日军进攻的日益加剧,河北省内的园枣会荣誉军人学校有被吞食的危险。党中央命令陈波等3名团级干部回延安养伤。从这里到延安,路上要穿过鬼子的封锁线,千里迢迢,没有部队护送,连健壮人也没有把握。陈波
和大伙动了番脑筋,尽可能地想好了途中应变的种种办法。穿军装目标大,他们头扎白肚巾,化装成老百姓。每人一匹毛驴当乘骑,昼夜瞅机行进,终于平安地回到延安。 
    延安老战友感到十分惊奇,他们说:“那么多鬼子围追堵截,竟然让三个缺胳膊少腿的伤残人钻了空子,实在是奇迹!”

    壮举之奇:不需别人“侍候”,千里迢迢到沈阳,只身虎穴当“林冲”

    《水浒》里的禁军教头林冲曾经当过仓库保管员。陈波也有过只身一人当“林冲”的类似经历。 
    抗战胜利前夕,蒋介石为夺取东北的抗战果实,利用美国的军舰,从海上向东北大肆增兵,这就是毛主席所指的“摘桃”派。共产党的政策则是针锋相对,当仁不让。为此,延安组织了以林枫为团长的“赴东北工作干部团”,简称“
东干团”,马不停蹄地向东北奔驰。陈波看到了东北的紧张形势,便向中央组织部提出申请,更求去东北,参加“东干团”。 
    有人不以为然地说:“就凭你这一只胳膊两条残腿?别添麻烦啦!” 
    “添麻烦?”陈波把手枪朝桌子上一拍,说:“要是生活不能自理,我就赖在阎王殿里不回来了!” 
    领导上似乎在故意考验他,指着门前的那匹烈性马说:“上马兜一圈,不从马上摔下来,那就批准你。” 
    陈波接过缰绳,右手一按马背,身子前倾,再向上一蹿,稍一转身,那两条不能弯曲的双腿便钳子似的夹住了马背,进而朝下轻轻一压,那马便撂开四蹄飞奔起来,十多分钟后回到了原地…… 
    就这样,中央组织部批准了他的请求,使他成了追赶“东干团”的一名特殊成员。 
    陈波急急忙忙地骑着毛驴从延安奔向同蒲线,进而甩掉毛驴,爬上了同蒲铁路的运煤车,后又几经辗转到沈阳,与先期而至的“东干团”取得了联系。 
    日军投降时,陈波单独一个人接收了日军的一座军用仓库。那些时日,他昼夜守卫,子弹上膛,枪不离身。既防火,又防盗,更防备国民党军队来抢劫。当时,蒋介石利用国共东北会谈做烟幕,仍在向东北运送大批军队,妄图抢夺胜利
果实。我军亦紧急调兵,北上奉陪。当仓促赶来的我军官兵正在为棉衣和枪支弹药发愁时,陈波挥动着仅剩的那只拳头,风趣地说,“我是看守仓库的林冲,我这儿应有尽有,快来拿吧!”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
  • 姓名是陈波,而不是陈波同。


    写信时间:2013/07/03 21:10:14
  • 深切缅怀。


    写信时间:2012/06/30 14:5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