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孝冰纪念馆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134165738
本馆由[ 远山眉黛 ]创建于2011年10月15日

祭同学+兄弟王孝冰文

发布时间:2013-08-28 11:33:42      发布人: 远山眉黛
 同学+兄弟
     和他相识已经整整过去半个世纪、五十年了。我们那时候都是福州第十八中学的学生,我在初三(4)班,他在初三(5)班。在学雷锋的活动中初识。
       1963年9月,我们一起考入福州第五中学,又分配在同一个班级——高一(2)。从此,我们结下了“同学+兄弟”、患难与共数十年的亲密无间的友情。
       1966年6月开始的“文化大革命”,彻底改变了我们一生的命运,上大学实现梦想的希望由此破灭!大字报,红卫兵,大串联......无休止的"文攻武卫"延续了三年之久,我们也曾“并肩战斗”,美其名曰“誓死捍卫毛主席”。1969年3月,我们一起响应毛主席的号召,“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来到顺昌插队务农。在横坑,共同历经蹉跎岁月的磨难。在郑坊,又一样承受艰苦年代的历练。
       70年代初,他患肾病年余,按当年知青政策完全可以“病退返城”,却毅然决然重返横坑,担任饲养员。不久他走出山村,荣调郑坊公社供销社工作,是我们八个知青中最早参加工作的之一。不论他患病在其哥哥工厂里休养时,还是在生产队里,我们都互相帮助,亲如兄弟。
       1973年3月,我也下山来到郑坊中学担任民办教师。命运的巧合,我们又在同一个公社工作。彼此间的往来,一如既往地彼此密切。
特别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他担任食品站站长,以手中的“权力”,对我这个穷教师百般照顾。每逢杀猪时,都会给我留下“特供”的一盆干净的猪血,或一些带有较多肉的猪头骨、筒骨 ,可美美地享用一周。作为回报,我也把自己亲手栽种的蔬菜,不时地送去馈赠他。
       十年后,我调回福州工作;食品站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开始走向衰落,好在他调到郑坊中学任教。他以自己的学识、人品、能力,赢得中学、乡政府、县教育局及学生、家长的赞誉。继续和我等知青保持紧密联系。所以,他患尿毒症以后,我们几个老同学也尽力予以帮助,多次探望慰问。
       ......
       往事不堪回首,却又历历在目,永不磨灭。
       他先我而去,正是我在美国探亲期间。深深的愧疚,老友不能见上最后一面,送上最后一程。也许正是这种负疚感,以致两年来多次在凤凰城、硅谷或福州梦见他。这种遗憾,留待时日再相会天国地府时,我们在斟茶煮酒论人生世事罢。
       他,我的好同学、好兄弟___王孝冰。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