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原:"百家熟”的平凡片警
这是宋滨喜的生平简介,对不认识他的人来说,不过是一段枯燥的文字。但对哈师大小区的居民来说,这段文字的背后就是那个有情有义、可亲可敬,和他们一同生活了13年的片警宋滨喜。
宋滨喜从当警察的那一天起,就拿群众当自己的亲人来对待,就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来办。13年来,他为群众做了多少好事,没有人能说清楚,可大家都知道,宋滨喜的心里装满了社区的老百姓。
宋滨喜管辖的师大社区是一个流动人口和租房户相对集中的地区,老年人口比例高,治安状况复杂,宋滨喜把每家每户的情况都装进脑子里,做到“百家熟”,使许多问题迎刃而解。
师大小区居民张某是一名精神病人,经常往楼下泼水,或在半夜敲打暖气管子,邻居们都休息不好。居民们的烦恼让宋滨喜寝食难安。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东奔西跑,联系好了精神病院使张某能够得到医治,可其出院后不久,依旧扰民。社区干部们都说,滨喜已经尽到力了,可他总觉得这样下去不是办法,于是找来了张某的哥哥和妹妹,苦口婆心地说服他们轮流来监护张某。
72岁的吴贤忠是哈师大退休教师,他两次到派出所为孙女迁户口,一次赶上宋滨喜休息,一次赶上宋滨喜外出办事,都没办成。老人很生气,打算下次再办不成就找领导投诉。这时,家里电话响了,原来宋滨喜从同事那里得知老人来了两次没办上户口,就主动打来电话询问。吴贤忠本打算和宋滨喜约定时间后再去一趟派出所,没想到宋滨喜担心他年纪大,带不全手续,主动表示要上门服务。第二天,宋滨喜来到吴贤忠家,一次办完了全部手续。
宋滨喜从来没有为自己的事情求过别人,可是为了辖区的群众,他不惜动用个人关系。师大小区13栋的李某有轻微的智力障碍,丈夫去世后,留下一个智残的孩子。为了解决母子俩的基本生活问题,宋滨喜雪中送炭,多次找辖区单位沟通协调,使李某有了一份月收入600元的清扫员工作。社区主任王秀云说,宋滨喜对群众太好了,办自己的事也没看他这么上心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