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曲此里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000110980
本馆由[ 孝行天下 ]创建于2010年05月24日

龚曲此里的“三光”光彩照人!

发布时间:2010-05-24 21:28:16      发布人: 孝行天下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日前作出重要指示,要求认真组织对龚曲此里同志先进事迹的宣传报道。龚曲此里同志是云南省迪庆军分区原副司令员。作为一名翻身农奴的后代,他怀着对党的深厚感情,从军以来始终为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维护藏区和谐稳定努力工作。军分区的官兵都知道,龚曲副司令员有一个雅号,叫“三光司令”——跟着他下乡,鞋底要磨光,身上的钱要掏光,带的东西要送光。

  当一些干部以考察为名,用公款玩遍国内外的繁华街市、名山大川时,当一些贪官凭着手中的权利,不择手段的聚敛财物、大饱私囊时,龚曲此里“下基层、跑村寨”时的“鞋底要磨光,身上的钱要掏光,带的东西要送光”显得尤为可贵,这“三光”耀眼夺目,光彩照人,它让世人真真切切、清清楚楚地看到了一个真正的共产党人的高尚情操。

  “鞋底要磨光”既形象地反映出龚曲此里同志“下基层、跑村寨”脚踏实地、不辞辛苦、不搞花架子、不走形式的吃苦耐劳、求真务实精神,又深刻地体现了他对老百姓和困难群众的急切关心和深厚感情。据报道:他用24年的时间,带病奔波了5000公里,他的脚步踏遍了高原的每一寸土地。一个“鞋底要磨光”,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共产党人矢志不渝践行“密切联系群众、关心群众、宣传群众”信念的决心和态度。

  与“鞋底要磨光”相映生辉的,就是龚曲此里“下基层、跑村寨”时的“身上的钱要掏光”。 为了扶弱济困,帮助困难群众解除燃眉之急,他每次都是把自己口袋里的钱,一分不剩地送给贫苦百姓,直至“掏光为止”,而随行的同志也都在他的带动、感召下,“掏光”自己的腰包助贫。龚曲此里同志既不是腰缠万贯的大款,也不是身家上亿的富翁,但是,他却在尽自己的所能,倾其所有资助困难群众,他不仅在“下基层、跑村寨”时,“掏光”自己的口袋济困,而且还先后资助了17名藏族、汉族、纳西族和傈僳族孩子。这种为了帮助贫苦百姓而自愿把自己腰包“掏光”的善举,表现出了共产党人为了人民的利益慷慨付出、无私奉献的精神,更让我们感受到共产党人对人民群众、对老百姓的博大无私的爱。

  “带的东西要送光” ,则一反映了龚曲此里扶贫帮困的真心实意、完全彻底,二说明他深知这些东西对生活窘迫的困难群众意味着什么。所以,每次下基层、跑村寨,“他的车上都要塞满大米、罐头和衣物,一路上见到特别困难的家庭就送上一些”。龚曲此里就是这样“送光”了随车带来的所有东西,但是赢得了人民群众对党的热爱、感恩,促进了民族的团结和藏区的和谐稳。

  龚曲此里的“三光”树立了共产党人的光辉形象,彰显了共产党人的高尚情操,他不仅是民族地区干部的楷模,而且是所有官员学习的榜样。在龚曲此里的光照下,那些在“跑官”、吃请、傍大款的奔波中把“鞋底子”磨的“贼光”的庸官,那些在赌场中把公款输的“精光”的贪官,那些在情妇之流的床上脱的“溜光”的色官,显得多么可鄙与渺小!

  当然,因为岗位的不同,我们许多人不可能去重复与龚曲此里同样的工作经历,但是他的“三光”所蕴涵的伟大精神和高风亮节,他深入基层的务实、深入、不辞劳苦的工作作风,他关心群众疾苦、深知困难群众需求、坚持扶贫济困的深厚感情,他慷慨付出、无私奉献的精神,却值得时下每一个官员“吾日三省”“见贤思齐”!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