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曲此里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000110980
本馆由[ 孝行天下 ]创建于2010年05月24日

生命为使命而燃烧——追记优秀藏族干部、迪庆军分区原副司令员龚曲此里

发布时间:2010-05-24 21:33:44      发布人: 孝行天下

    家乡的梅里雪山,在龚曲此里心中神圣又崇高。只要走过,他都要站在山脚下,凝神仰望,好像已然融入山中。

    每次面对雪山,他都会浮想联翩,感到军人肩负的职责和使命,比那大山还要重许多。保家卫国的情感,很快就会在心中凝聚、升腾!

    龚曲此里的一生,就是在为使命而燃烧,因使命而荣光!

    龚曲此里注定属于雪山。3次命运转折关头,他都毫不犹豫地选择了雪山,立志终生与之为伴

    清晨,嘹亮的军号吹醒了宁静的军营。一位饱经沧桑的大校军官早已伫立在雪线上,向着太阳即将升起的地方行注目礼。

    龚曲此里几乎每天都以这种方式,开始自己新的一天。

    “一个领略不了雪山壮美的人,就很难在高原呆下去!”这是龚曲此里常对军分区新来的干部战士说的话。于是,人们听到了关于他一次次选择雪山的故事。

    1970年,龚曲此里怀着矢志从军报国的梦想,参军入伍,来到了怒江江畔边防某团一连。他勤奋学汉语、学政治,刻苦练体能、练技能,很快成为一个军政兼优的好兵,入了党、提了干。边境发生战事后,龚曲此里毅然说服家人推迟婚礼,义无反顾走向战场,带领全排官兵浴血奋战,出色完成开辟通道的艰巨任务,所在排荣立集体三等功。光阴似箭,弹指间,他在边防一线战斗了15年。按规定,他完全可以交流到省城去工作。恰在此时,他听说迪庆军分区为方便在当地展开工作,正急着调一个藏族干部。使命的召唤,让时时对梅里雪山魂牵梦萦的龚曲此里果断作出选择:放弃昆明,回迪庆高原!

    从迪庆州德钦县人武部副部长到军分区领导,转眼龚曲此里又在雪域高原奉献了15年。长期的缺氧环境和超负荷运转,使他患上了严重的高原综合征,特别是心脏损伤严重,每天都要口含丹参滴丸,并随身携带速效救心丸等急救药品。一次病倒后,组织准备安排他到昆明等低海拔地区去工作。

    这一次,妻子和孩子都希望能进省城。可是,最后的结果却让家人大失所望。龚曲此里思考几天后,还是选择留下:“我是藏族干部,这里更需要我。”

    这一留又是7年。2007年11月,龚曲此里在副师职岗位上任职满10年。那时,他的身体状况已经非常糟糕,有过几次昏倒的危险经历。家人相信,这次下山是铁定的了,便抓紧开始收拾东西,忙着做进昆明的准备。

    然而,深爱着迪庆高原的龚曲此里,此时已与守卫的热土难舍难分。那时正值北京奥运会前夕,维稳任务十分繁重。他主动向军分区党委写报告:“是党把我从一个翻身农奴的后代培养成一名中高级干部,我请求允许我以一个老兵的身份,继续留在迪庆藏区为党工作,履行使命,直到生命最后一刻。”

    龚曲此里这次的选择如同蜡烛选择燃烧。一年后,耗尽心血的他倒在工作岗位上,为党的事业献出了宝贵生命。

    雪山赋予龚曲此里坚毅执着的性格。他攻书不畏难,在通往知识高峰的阶梯上攀登不止,履行使命的能力与日俱增

    高原的夜,静谧安详。

    迪庆军分区的办公楼里,有一盏灯常常亮到深夜。

    灯下,龚曲此里披衣捧读的形象,鼓舞着一茬茬官兵。

    有一幕场景,机要参谋李品全在心里装了12年——

    1997年7月的一个深夜,由于一份特急电报需要处理,李品全来到了龚曲此里的办公室。

    推门一看,龚曲此里正在伏案疾书,口中还念念有词:“官品来源于人品。我要清清白白做官,堂堂正正做人!”

    敬佩之余,李品全吃惊地发现,虽是夏天,龚曲此里却身披军大衣,脚穿毛皮鞋,膝上还搭着床小毛毯。一只手拿着笔,另一只手还在轻轻按捏膝盖、大腿。

    原来,龚曲此里双腿患有严重关节炎,坐久了就会酸麻疼痛。按理,他不能久坐,可为了不断提高履行使命的能力素质,他常常加班学习至深夜。进入军分区党委班子11年,他先后写满了23本学习笔记,共计60多万字。

    2007年5月,某新型高射机枪装备到军分区独立营高机连。连长肖永才兴奋了半天就愁上眉头:随枪配发的录像带只介绍了武器的基本性能,装备使用操作方法却一字未提。他挑选6名骨干捣腾到天黑,新型高射机枪还是没架稳。龚曲此里闻讯后,立即赶到高机连,与连队官兵一起观看录像资料,一起研究解难高招,期间还多次打电话向战友和生产厂家的专家咨询讨教,一直忙到凌晨一点。

    第二天,新型高射机枪架不稳的难题迎刃而解,龚曲此里又率大家摸索打得准的要领。从编写教材到实弹射击,前后仅用了4天半时间。

    实弹试射那天,龚曲此里第一个操作,瞄准、击发,3个点射命中了两个空飘目标,现场顿时一片欢腾。连队官兵按照龚曲此里传授的射击要领勤学苦练,个个获益匪浅。两个月后参加省军区组织的“爱军精武”比武,他们以9个点射命中8个空飘目标的优异成绩,一举夺得金牌。

    计算机刚进军营时,龚曲此里不知从何处下手。一堂高科技知识讲座,几场全球发生的信息化战争,使他产生了强烈的忧患意识:学习信息化知识,是适应未来战争的大势所趋,是履行新使命的必备素质,自己必须迎头赶上!

    为了尽快掌握五笔输入法,光是背字根,练拆字,他就苦钻了一个月。

    初次上机操作,他只会用两个食指敲键盘,速度慢不说,还得了“螳螂指”、“二指禅”两个“雅号”。龚曲此里不气馁,他先用硬纸做了个模拟键盘,然后按区域剪开贴在手指上反复练,十指渐渐变得协调起来。

    为了逼自己,他还要求机关能通过计算机处理的文电,一律给他电子版本,以便自己练习计算机操作技能。

    两个多月后,龚曲此里完成了从“螳螂指”输入到机上熟练处理文电的跃升,不久又拿到了国家计算机考核等级证书。

    2007年,身为省人大代表的龚曲此里向省人大提交了一份《加强国防动员建设的意见》的议案,涉及“建立国防动员力量数据库、运用信息化网络资源开展国防动员工作”等方面内容,省领导机关认为,此议案“为加强新时期国防动员建设提供了极具操作性的新思路”。

    龚曲此里意志如钢。执行100多次多样化军事任务,他总是身先士卒,冲锋在前

    2005年8月下旬,金沙江上游连降暴雨。沿江的香格里拉县五境乡、上江乡、虎跳峡镇部分房屋被淹,迪庆军分区迅速动员组织千余名民兵投入抗洪抢险。考虑到龚曲此里的风湿病很严重,心脏又不好,军分区决定让他留守。

    “几个乡镇的情况我最熟,理应打头阵。那点小毛病没事!”龚曲此里急切地向军分区政委瞿云福请缨。政委知道拦不住他,只好含泪答应了他的请求,随后悄悄嘱咐一个随行的参谋:“龚曲此里副司令员有风湿病,怕水,你一定要千方百计阻止他下水!”

    上江乡告急!龚曲此里带领突击队火速赶到。为尽快把群众转移到安全地带,他把官兵分成9个小组,冒着随时都有可能袭来的洪水,挨家挨户搜寻,或背或搀,当天就安全转移老弱病残群众360余人。

    第二天,龚曲此里顾不上休息,又率突击队赶往灾情最重的士旺村。一段地势较低的沿江公路被洪水淹没,前行受阻。随行的参谋拦住龚曲此里,要他留在村外指挥,龚曲此里一把将其推开,吼道:“群众被困在洪水中,我必须进村!”说完,他用一根绳子捆在腰间,第一个跳进洪水中为突击队探路。由于在泥水里浸泡时间过长,他的风湿性关节炎犯了,腿疼得无法伸直。过度的劳累,又诱发了他的心脏病,一阵一阵胸闷气短。拄着树枝、步履蹒跚的龚曲此里,先后两次晕倒,险些被洪水卷走。

    正在现场指挥救灾的迪庆州委书记齐扎拉赶紧叫人把龚曲此里扶上车,准备送往医院,他清醒后,下车对书记说:“我带有救心丸,吃几颗就没事了,群众还没转移完,我不能走!”

    经过7天7夜的奋战,龚曲此里带领突击队官兵将3个受灾乡镇的群众全部转移到了安全地带。当最后一个老阿妈被转移出来时,精疲力尽的龚曲此里再次晕倒在泥水中。官兵赶紧用担架把他抬到医院,他在病床上躺了9天才下地。

    迪庆高原气候干燥、森林覆盖率高,是森林火险的高发区。2006年1月6日晚上,一场突如其来的森林大火,转瞬间向虎跳峡镇土官村袭来。火场植被为灌木林、针叶林和混交林,火借风势,熊熊烈焰蹿起10多米高,严重威胁着附近30多户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接到求救电话后,龚曲此里和政委瞿云福率领官兵迅速出击,在漆黑的夜幕里翻山越岭,衣服被剐破了顾不上,跌倒了爬起来再往前冲。

    午夜时分,200余名官兵终于赶到火场,瞿云福和龚曲此里查看火情后,迅即兵分两路带人与“火魔”展开搏斗。约摸激战了半个小时,突然间,一股火浪借着风势,以每秒七八米的速度卷了过来。眼疾手快的龚曲此里左右开弓,先后将报务员和通信员推开,等他和副参谋长杨文华躲开时,火浪已将他的头发、眉毛烧掉。与死神擦肩而过的龚曲此里没有退缩,他们架起人梯爬上悬崖,继续用锯子、斧头、柴刀等工具奋力开设隔离带,阻止大火蔓延。黑夜中,龚曲此里几次被石头、树枝绊倒,手上被划了道道血口子,身上也伤痕累累,却始终坚持战斗在一线。

    20米宽的隔离带开设好后,龚曲此里又带领官兵昼夜轮班扑灭明火,饿了咬几口压缩饼干,渴了喝几口雪水,困了和衣就地打个盹,头晕心慌赶紧含几颗丹参滴丸,痛风发作贴几块膏药,身上的迷彩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

    灭火激战到第3天,龚曲此里因过度吸入烟尘引发了高原肺病,一走动就喘个不停。但他一直咬牙硬挺着,直至彻底扑灭大火。2008年初,一场罕见的雨雪冰冻灾害袭击我国南方部分地区,迪庆州也未能幸免。大部分公路中断,机场被迫关闭,救灾物资不能及时运达,情况十分紧急。

    “让我去!”在军分区救灾部署协调会上,龚曲此里急切求战。当时进出迪庆的大部分公路中断,大批救灾物资只能空运,机场成了全州的“生命线”。一到机场,龚曲此里就把救灾部队分成两组,实行两班倒。经过昼夜不休的苦战,跑道很快疏通,飞机终于安全起降,救灾物资源源不断送到了受灾群众家中。

    迪庆州粮食局前面一个长约80米的斜坡上,结冰足足有一尺多厚,不少运送救灾粮食的车辆在此发生事故。龚曲此里一看急了:“解放军不捡软柿子,要啃就啃硬骨头!”他和官兵一起凿冰除雪,连续苦战10小时,终于把道路抢通。

    在整个抗击雨雪冰冻灾害的战役中,龚曲此里率领官兵清理冰冻路段9000余米,清除冰雪1.5万立方米。

    为了打造一支过得硬的高原铁军,龚曲此里一上练兵场就玩命。在他眼中,军人即使倒下,也要保持冲锋的姿态

    2006年的第一场大雪,把迪庆军分区的训练场掩盖在白茫茫的世界里。这天,感冒初愈的龚曲此里,强打精神走上“爱军精武”比武预赛场,参加3000米越野跑。

    操场上,迪庆军分区司令员劝说龚曲此里:“你身体不好就别跑了,就给大家当拉拉队员吧!”龚曲此里却拍着胸脯说:“我天天都坚持锻炼,身体好着呢,跑这点路算什么?”

    见拗不过,司令员只好说:“那你慢点!”“不怕,我有药呢!”说完,他背着大家偷偷吃了几颗心脏保健药丸。

    高原3000米越野跑,对健康人来说都是一种考验,何况是患有多种高原疾病的龚曲此里。

    硬撑着跑出1500米,龚曲此里已经汗如雨下,大口大口直喘粗气。

    “副司令员快撑不住了,赶紧扶他下来!”一旁保障的卫生所长周小平带着两名战士冲了过去。

    龚曲此里生气地吼道:“你们让开,我能坚持!”

    离终点还有500米时,龚曲此里几乎每跑几步就要走几步,还不时地弯腰撑着膝盖大喘几口气。距终点只有100米了,先期跑到的官兵看到了这样一个感人的造型:龚曲此里左手摸着额头,右手压着腰,完全是一个倒下也要保持冲锋的姿态!早已眼含热泪的官兵情不自禁为他鼓掌,口里有节奏地喊着:“龚曲司令,好样的!龚曲司令,加油!”

    最终,龚曲此里以17分16秒的优异成绩,完成了这次超越生理极限的高原中长跑。为了打造高原铁军,龚曲此里刻意在艰苦环境中摔打部队。迪庆高原高寒缺氧,平均海拔3300米,含氧量不足内地的70%。作为分管军事工作的副司令员,龚曲此里始终认为,艰苦的自然环境和恶劣天候,正是砥砺精兵的磨刀石。不论酷暑严冬,每年他都要把部队拉到野外进行训练。

    2007年初冬,迎着凛冽的寒风,龚曲此里带领独立营官兵沿着红军长征经过的路线,又开始了长途野营拉练。一路上,龚曲此里专门和大家“过不去”:正在行军,突遇“敌”炮火袭击;刚刚宿营,又遭小股“敌人”偷袭;放着好端端的公路不走,非得从原始森林穿过……

    部队行至小雪山垭口时,天气突变,风雪呼啸,气温骤降至零下20摄氏度,地面的冰雪越积越厚。为安全起见,作训科长向龚曲此里请示:能不能等风雪过后再继续行进?“不行!敌人会选择天气跟你打仗吗?消极保安全,越保越不平安。”他大手一挥:“走!”就这样,他和官兵顶风冒雪,连续5昼夜风餐露宿,行军200多公里,全程演练快速机动、要点封控、应急救援等10多个课目,提高了部队严寒条件下野外作战能力。

    2007年,云南省军区决定组织民兵“神枪手”比武竞赛,龚曲此里奉命出任迪庆军分区集训队队长。他每天坚持跟班作业,既当指挥员又当教练员。有时为了完成一个教学动作,他总是不厌其烦地给民兵讲要领、做示范。每天回到家,嗓子是哑的,手臂是麻的,女儿龚雪琳心疼得直流泪。龚曲此里的敬业精神深深打动了全队官兵,他探索出的射击要领“五步法”,让队员们如虎添翼,最终,集训队5名民兵参加省军区比武,全部获得“神枪手”称号。

    “龚曲副司令员病倒了,正在医院抢救!”听到这个消息,迪庆军分区作训参谋沈自军揪心地说:“都怪我,太大意了,要是昨天早一点把他送到医院去,就不会这样了!”

    2008年11月1日,寒风刺骨,龚曲此里带着沈自军来到香格里拉民兵应急营指导战术训练。他一会儿给官兵讲战术要领,一会儿给组训干部指出危险课目训练中要注意的问题,一会儿又亲自做示范。

    “副司令员,您怎么了?”沈自军发现龚曲此里的身体突然摇晃了几下,额上直冒虚汗,嘴唇发乌,赶忙上前搀扶。龚曲此里一把将他推开:“去去去,在训练场上被人扶着像什么样子!”说着,他像往常一样掏出几粒药吞下,稳了稳神,又继续为民兵做示范。

    可没过一会儿,龚曲此里的双脚又开始不停地颤抖。

    “副司令员,您还是先回去休息一会吧!”沈自军强行把龚曲此里拽上车,直送军分区卫生所。这次龚曲此里好像已经知道自己的情况,没有像往常那样拒绝。他边走边对沈自军说:“没什么,我自己到卫生所去就行了,你不用陪。刚才在训练场上指出的几个问题,你再去督促一下,一定要反复练习,把它纠正过来,明天我来验收!”

    当天晚上,从训练场回来的沈自军忙着在办公室撰写训练情况报告。令他没想到的是,刚输完液的龚曲此里又钻到了作训科,与其他几个参谋研究起了应急作战训练方案,一直忙到深夜。第二天,忙着工作的龚曲此里一头倒在办公桌前,被战友们抬着离开高原,再也没有回来……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