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往蔚蓝的大海
何友声于1931年出生于一个临海的城市——浙江宁波市。尽管四岁的时候迁居到了上海,但他从未忘怀家乡美丽的海洋,每年都要回去看一看。1937年“八一三”事变后,日军侵华步伐加剧,生活动荡不安,辗转多次,直到1943年,一家人才定居沪西。次年,13岁的他考入了上海四所市立中学之一的晋元中学,期间他一直担任班长,不但成绩是班级最好的,人缘也是最好的。
因为成绩优异,六年的中学他用了五年半就读完了,在1948年底就高中毕业了。1949年5月上海解放,7月他就参加了各个大学的招生考试,北大、同济、圣约翰等学校的考试都顺利通过。对大海的喜爱让他毫不犹豫选择了同济大学的造船系,决心以海洋为终身奋斗的事业。1952年是新中国经济建设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头一年,正值国家用人之际,全国各大学三年级与四年级的大学生同时毕业。何老说,“虽然提前毕业了一年,但是所学的内容并没有减少,我们都赶着寒暑假念完了所有课程”。
毕业后的何友声,服从国家分配来到了大连工学院(现大连理工大学)造船系工作,担任助教兼系秘书。当时师资奇缺,他作为青年教师,承担了全部的学生辅导工作。学生的提问使他不断地深入钻研,教学相长,这为他深刻理解船舶学科的各项原理打下了扎实的基础。从江南水乡到冷冽的北方,艰苦的条件反而更激发了他学习的热情,他参加了由校方举办的两周科技俄语培训,当时东北一家日报还专门对他的学习精神进行了介绍和表扬。
1955年2月,根据国家院系调整安排,大连工学院造船系的师生就这样由三节车厢“打包”着来到了交大,何友声也跟着回到了上海。


公安机关备案号:440403020002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