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 洒 人 间 —— 母亲百日祭文
今天(二○一○年 母亲没有享受过几天幸福日子,辛苦了一辈子,命运对母亲是刻薄的,但母亲不因命运不幸所困扰,母亲用真诚诠释人生真谛,用爱谱写了人生价值,母亲的内心应该是幸慰的,母亲的一生是成功的、是有意义的一生。 母亲善待老人,在第一任夫君去向不明的情况下,将个人伤痛情感搁在心里,以家庭为重,承担支撑家庭生计的重任,上敬年迈多病的双亲,下抚幼小的子女;视公公、婆婆为亲生父母,日出而作,日落而归,上山下田,无怨无悔;以她单薄的身躯肩负着濒临破碎之家的“顶梁柱”责任,是王氏家族中难得的好媳妇; 母亲呵护儿女,视子女的健康成长为自己人生最大的快乐和追求。她没有文化,不会用理论或大道理教育子女,更多的是以实际行动影响和引导孩子;家庭内外事务特别是重、脏、险事务都是她一人承担,不让子女分忧;她始终节衣俭食,经常四处筹措学费供子女上学;在经济非常困难的六、七十年代,顶烈日、冒严寒,起早贪黑,不顾劳累,为生计奔波,让子女最大限度地感受到家的温暖和母爱的博大胸怀;农村土地承包责任制后,尽管需要劳动力帮助务农,但她能为子女的未来着想,在两个女儿相继成家之后,还让长子去学习手工艺,送次子到部队服役,既帮助子女寻找出路奠定基础,也为社会经济发展作出应有贡献,充分展现新时代劳动妇女的良好品德。 母亲关爱亲邻。对亲朋好友如同家人,她不辜负他人的帮助,自己宁可不吃,也要报答他人的恩情;她心地善良,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不道听途说、传播小道消息,并尽其所能帮助亲邻,是名副其实的坚强仁爱的慈母;她的品德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她的功劳永远记在我们的心中。 母亲热爱生活,小时候,父亲吸大烟,母亲裹小脚,家庭重担落在未成年的哥哥一人身上,为解决一家七口人的生计,她提前结束童年的生活,帮助哥哥上山下田,年仅二八,便掌握农村生产劳动全套“手头活”;成家后,没过几天好称心日子,便接二连三遭遇挫折,生活所迫,举家搬迁长泰县坂头租种稻田,由于气候等原因不适应又重新迁返;公公被定为“四类分子”成份,时常挨批斗,后来,由于公公身体有病,经地方权利允许,由儿媳替代挨批斗和相关会议及义务劳动;第一任丈夫离家出走聊无音信;二、四女因病亡故等等;真所谓:“屋落偏遇连夜雨”,残酷的现实,一次次无情地摧残她的身心,使曾经活泼的女子变得有时日无三句话。但由于她热爱生活,笑看人生,能及时调整心态,把一切不愉快埋藏心底,积极投入有意义生活中,她用自己的身躯扛起“叫天不灵、叫地不应”的无助时期,渡过了吃粮发愁、儿女望粮饥饿最艰难的日子;在她应该享受天伦之乐时,还为帮助儿女的事业,又承担了照顾子孙生活的重担;当孙辈逐渐成长、不需负压后,她老人家又身患多种疾病,不能多享子女应馈的敬孝和感恩。 常言道:“儿行千里母担忧”,往日,您把所有的爱都奉献给我们,我们感谢您;今天,您带着未了的心愿远离了我们,我们怀念您;将来,我们将发扬您那高尚的品德和坚毅的性格,永远铭记您的教诲和嘱托。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德,我们将用这份深深的母爱化作动力,执爱生活,认真工作,以昂扬的精神、积极的态度走好人生每一步。 母亲安息吧!祝您在天堂快乐——您的儿孙。 长子:王河山 媳:颜彩丽 孙:王树枫 孙女:王妮娜 王惠敏 次子:王和团 媳:余仁銮 孙:王华杰 三子:王和助 媳:陈丙申 孙:王华龙 孙女:王惠婷 王惠卿 长女:王雪娥 婿:陈胜利 外孙:陈进宝 陈进才 陈进喜 外孙女:陈美彬 |
次女:王树兰 婿:占金成 外孙:占树发
外孙女:占木桃 占梅寿 占梅珠
跪 祭
二○一○年七月二十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