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颗永恒的将星——纪念廷懋将军逝世一周年
今天(12月8日)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党的优秀民族干部、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我军优秀的政治工作者,原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内蒙古自治区党委第二书记、内蒙古自治区第五届人大常委会主任、内蒙古军区第二政治委员、正兵团职离休干部廷懋将军逝世一周年。笔者曾长期在将军的领导下工作,得到过他的谆谆教诲,受益匪浅,仅以此文表达对老首长的深切怀念。
廷懋从1948年9月来内蒙古到1998年离职休养,整整半个世纪,一直是内蒙古军区领导班子的重要成员(除“文革”中被迫害的年月)。先后任内蒙古军区政治部组织部长、政治部副主任、主任兼干部部长、军区副政委等职务。在干部队伍的建设上倾注了大量心血,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解放战争时期,内蒙古军区的几个骑兵师组建的时间不长,情况比较复杂,除少数由八路军老部队派来的干部外,亟需发展党的组织,充实政治工作干部,就连军区机关也很不健全。当时,廷懋等领导除积极争取老部队支援外,选派素质好有培育前途的基层干部送院校培养,使一批批由东北军大、内蒙古军大、自治学院以及各解放区军政干校毕业的青年充实了政工干部队伍,有的还担任了团、营领导职务。这些年轻干部能否称职?一些人心存疑虑,廷懋同志提出“宁弱勿缺、宁缺勿滥”的方针,使这些年轻干部在战斗岗位上得到了锻炼。
1952年,根据形势的发展,中央决定内蒙古自治区与绥远省合并,内蒙古党政军机关由张家口迁至归绥(今呼和浩特),从两省区合署办公逐步过渡到撤销绥远省建制。从军队方面讲,如何处理好两个军区机关合并的人事安排,是关系到部队建设、民族团结、边疆稳定的大事。当时的情况是,绥远军区机关科以上的干部大部分是抗战时期参军的汉族老干部,内蒙古军区则大部分是解放战争时期入伍的蒙古族青年知识分子干部,且大多数是东部蒙古人。面对蒙汉、新老、东西部的特点,廷懋提出,在德才具备的前提下,蒙汉兼配、新老搭配、东西兼顾的原则。军区司政后三大机关的处科室的正职大部分安排了原绥远军区的汉族同志,副职则多为内蒙古军区的同志,也有西部区的蒙汉族干部,对部队和军分区的干部也做了适当的交流。从而较好地解决了两军区的干部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团结共事,逐渐融合的问题。
1958年春夏之交,内蒙古军区召开党委扩大会议,各军分区、各团的军政主官都出席了会议。在总结了年度工作之后,采取大鸣大放出大字报的办法开展批评。在当时大跃进的氛围下“左”的思潮极盛之时,有的大字报远离了实事求是的精神。比较典型的一篇以《诊断书》为题的大字报,在会内外引起了很大震动。在军区党委讨论对大字报定性时,廷懋同志坚持认为是人民内部矛盾。在激烈辩论的过程中,他不怕孤立,不怕围攻,顶住会内外的压力,始终认为这张大字报是错误的,应按人民内部矛盾处理,以批评教育为好。后经总政工作组的同志表态赞同廷懋同志的意见,才算统一了认识。
廷懋同志1979年初恢复工作后,任内蒙古自治区党委第二书记、军区第二政委,面对遭“文化大革命”严重破坏的内蒙古大地,他为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落实党的政策,呕心沥血,夜以继日,解决了大量历史遗留问题。为稳定部队,稳定边疆,恢复被破坏的党群关系、民族关系,为巩固和发展安定团结的大好形势发挥了重要作用。这年秋天,廷懋政委和军区几位领导来到前身为骑兵第五师的北京军区守备二师。这个师在文革中是重灾户,一大批师团领导与各级干部被打成所谓的“内人党”惨遭批斗关押,有的被迫害致死,不少连排干部被做复员处理回家。
为落实政策,一个时期以来,师里也做了不少工作,但很不彻底,受迫害的同志,死者遗属对立情绪很大。正在工作很难进展的时候,廷政委亲自来到这里,分别接见大家,召开座谈会,听取各方意见。要求遭受迫害的同志把愤怒的矛头指向林彪“四人帮”。要求在文革中犯有错误的同志吸取教训。号召大家以大局为重,团结一致向前看。同时对解决遗留问题,如平反昭雪、遗属生活安排、被错误处理复员的干部改转业等问题作了明确指示。在此基础上,顺利召开了全师的平反昭雪大会,使这个师的落实政策工作得到了较好的解决。大家的气顺了,团结搞好了,各项工作重新走上了正轨。
廷政委对工作一丝不苟,对下属要求非常严格,有时甚至有些苛刻,不了解的同志还有些怕他。其实,他对下属非常关心爱护,没有大官架子,还很幽默,是一位和蔼可亲的长者。记得1956年,他在中央党校学习,军区政治部领导派我去给他送一些材料,到北京后交完材料,正赶上星期天,廷政委说,你很少来北京,我们出去玩玩吧。他带我去了颐和园,还划了船。回来的路上我们还在路边的小摊吃了碗馄饨。
大家都知道廷·巴特尔落户牧区的故事。1973年后,我在锡林郭勒军分区工作,一年春节回呼市,我去给老首长拜年。谈话中,我提出巴特尔在牧区很苦,把他弄到盟里或干脆调回呼市安排工作吧。没想到廷政委很严肃地对我说:我的孩子愿意当牧民有什么不好,应当支持他。我碰了一鼻子灰,同时也被首长的高风亮节所感动。
廷政委一贯反对为他写传记、写回忆文章,他也从不给别人出的书作序题词。他一生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为人民军队建设立下的彪炳史册的功勋绝非我辈所能评价的。但他的革命精神、崇高品质和优良作风,永远值得我们怀念和学习。
廷懋,这是一颗永恒的将星。(文/乌尔吉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