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国宝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000105376
本馆由[ 苏小懒 ]创建于2010年04月01日

鲍国宝 :做好事让我感到幸福

发布时间:2010-10-05 10:31:05      发布人: 苏小懒

    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坚持十几年做好事,更难的是一辈子为社会、为群众做好事。鲍国宝就是一个朝着一辈子做好事这个目标努力的人,他说:“做好事让我感到幸福!”
    前天中午,退休在家的鲍国宝接到第三人民医院打来的电话,说是内一科13床的病人要求剃个头,让鲍师傅过去一趟。鲍师傅没顾得上吃口饭,就拿起了理发工具往医院里赶。要剃头的病人是个80岁的老大爷,鲍师傅得知老大爷是半边中风的病人后,就让老大爷只管躺着,躺着给他剃。“瞧我这记性,竟然忘了把剃头的围布拿来。”鲍师傅边说边把自己的白大褂脱了下来,微微托起老大爷的头,将白大褂垫在他的后脑勺下,又去问同事借了件白大褂穿在身上,开始给老大爷理发,“你这衣服垫着还能再穿吗?”对于记者的问题,鲍师傅笑着说:“没事的,洗一下就好了。”鲍师傅边理边跟病人和家属唠起了家常,就像自家人一样。就是这样一个有着善良心肠的鲍师傅,十几年来,一直默默无闻地帮助别人,奉献着自己的爱心。

鲍师傅和他的五个女儿

    鲍国宝今年60岁,刚从区三院退休,他的家境并不宽裕,妻子来自东阳农村,没有工作,两个女儿还没参加工作时,他是家里惟一的经济支柱。鲍师傅不抽烟不喝酒,平时省吃俭用,惟一的爱好就是读报,看电视新闻。
    1994年下半年,大女儿从浙江财经学院毕业参加工作,家庭经济方面的压力也稍稍有了缓解。这时,一则贫困地区孩子失学的报道激起了鲍师傅的同情心,他把400元钱寄到了浙江青少年成才基金会,联系到浙江天台县双莲小学二年级学生金笑平,结成助学对子。这样,鲍师傅就有了第三个“女儿”。1995年,鲍师傅又结上了浙江省岱山县岱东乡小学叶丹华这第四个“女儿”,她家是渔民,父亲在海难中丧身,没人挣钱供她读书,鲍国宝就捐款资助她上学。1997年,鲍师傅又在浙江省太顺县底西坑小学结了第五个“女儿”。鲍国宝勤俭节约,每年给她们寄去50元到100元,作为她们的学习费用。读“三个女儿”的来信,是鲍师傅最幸福的时刻,特别是看到三个小学生向他汇报优良的考试成绩时,鲍师傅露出了欣慰的笑容。现在她们都已经初中毕业、高中毕业了,但仍与鲍师傅保持联系。
    在父亲的影响下,小女儿鲍丹读书期间,也每月从生活费里节约下50元钱,资助温州一失学孩子重返校园,还给遭受水灾的富阳市捐款200元。有其父必有其女,这让鲍师傅感到非常高兴。

心里时常惦记着受灾群众

    鲍国宝不仅情系希望工程,同样也把爱心献给灾区人民。1998年3月,鲍师傅在新闻中看到,浙江省省长在全国人大会议期间说:“多渠道筹集资金,就是砸锅卖铁也要修好高标准海塘。”他深受感动,想起小时候余杭苕溪发大水,自家两间房被水冲塌,一家人逃到宝塔上的情景。几天后,鲍师傅凑齐了300元钱赶往邮局。由于吃不准该把钱寄到哪里,他就直接寄给了省长。鲍师傅在汇款时没有署名,只写了“余杭市卫生系统一职工”。令鲍师傅意想不到的是,省长收到信后很重视,特意派了省报记者找到他,作了两次报道后,又在头版发表了评论员文章《三百元钱见真情》。
    瓶窑邮电局的营业员,对鲍师傅十分熟悉的。1997年台州地区遭受11号台风,他先后三次共寄去捐款600元。1998年,河北省两地遭受地震灾害,他以快汇方式寄去200元。2000年,沙尘暴多次袭击北京,一张来自浙江省余杭市瓶窑镇的300元汇款单,送到了北京市政府收发室。
    鲍国宝只是一个普通职工,但他有着一颗善良的心。七年前,杭州市开展“春风行动”,鲍国宝是第一个个人捐款者。七年来,鲍师傅年年参与“春风行动”,前几天,他拿到了杭州市“春风行动”爱心奖,得到这个奖项的人当中,基本都是企业界的精英或有实业的老板,靠拿工资过日子的普通老百姓就鲍师傅一个。
    十几年来,鲍师傅通过支援灾区、春风行动、慈善捐款的形式,捐款共计一万六千多元,这对于一个以前只拿几百块钱工资,现在只拿千把块退休金的鲍师傅来说,已经算是很大的支出了。

帮助别人,最重要的是一颗爱心

    鲍国宝懂理发技术,多年来,他在医院的工作就是食堂出纳加理发师。他对病人有求必应,经常到病房为他们理发。2004年,医院开设脑外科,作为开颅手术的术前准备,剃头是比较重要的环节,鲍师傅不辞辛劳,不管白天黑夜,只要接到通知,就会及时赶到医院,多次受到病人家属和医护人员的称赞。现在,鲍师傅虽然退休了,但他帮人帮惯了,况且也没人顶他这个“剃头师傅”的班,所以只要有病人要剃头,他随叫随到。
    除了给病人理发之外,鲍师傅还利用休息时间为瓶窑镇上行动不便的人免费理发。公路段退休干部王志增是鲍师傅的“常客”,他中风多年,卧床不起,只要王志增打电话来要剃头,鲍师傅就会“上门服务”。鲍师傅说:“躺着理发病人方便点,就是靠床里侧那半边的头发,要到床里侧去剃,一般理发师可能不愿意这么做,但是我觉得,帮助别人,最重要的是一颗爱心。”每次王志增要给鲍师傅钱,都被鲍师傅拒绝了:“我这样做不是为了钱。”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扶贫济困是中华民族的美德,这样的传统美德肯定要传下去。”鲍国宝这样说,“今后我还会继续捐款,帮助别人,因为做好事让我感到幸福。”(记者:杨兰)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