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灿章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000001018
本馆由[ 天堂天使]创建于2009年12月17日

曹伟眼中的父亲

发布时间:2009-12-17 09:29:37      发布人: 天堂天使

    父亲一生南征北战,在枪林弹雨中度过了半生,身上创痕累累,敌人的一颗子弹头,终身留在父亲右膝的关节处。他曾对我们说:我这一生就是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跟着共产党、毛主席为穷人打天下,什么样的敌人没见过?国内的,打过军阀、打过老蒋;国外的,抗战时打过日本鬼子,在越南打过法国鬼子,在朝鲜打过美国鬼子,什么样的敌人都不怕,都不在话下!豪迈之情,溢于言表。  

    父亲从小就是一个勇敢和机智的孩子。念私塾时,有个财主的孩子自恃家里有钱,又长得肥头大耳,孔武有力,常常欺侮其他同学,成为班中一霸。有一天在放学的路上,他无端向看似文弱、长得低他一头的父亲挑衅,父亲先是不动声色,慢慢退向墙角,迅速从地上拾起一块半截砖,大吼一声冲上去反击,打得财主儿子抱头鼠窜,从此再也不敢招惹父亲。   

    长期残酷的战争岁月,造就了父亲刚烈果敢的性格。父亲少年孤苦,15岁就投身军旅,在西北军中从劈刀打拳学起,练得一身武艺,尤以大刀擅长,马刀舞起来成一团银光,挟着劲风呼呼有声,慑人心魄,方圆数丈之内,敌人难以近身,所向披靡。1932年,红军攻打江西赣州,在一次攻坚战中,兄弟部队被反攻的敌人包围,形势万分危急,父亲所在的团主动前去解围。当时身为机枪连长的父亲见敌我混战在一起,火力一时难以发挥,就向团长建议:“用马刀砍!”团长当即批准,父亲率领所在连队,人人手握一把缀着红绸的鬼头大刀,一马当先,杀入敌阵,与兵力占优势的敌人展开了短兵相接的殊死肉搏战。父亲被5名端着刺刀的敌兵团团围住,险象环生,但他临危不惧,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一名敌兵凶狠地挺枪突刺他的胸口,父亲侧身让过敌刃,借力打力,用刀背猛搕敌枪,顺势回手一刀,将敌兵握枪的左手齐臂斩断,敌兵惨叫一声弃枪而逃,乘着其他敌人吓得发愣之际,父亲紧接着一个侧步车轮大回环的招式,接连砍死了两名敌兵,一名敌兵乘机用刺刀挑伤了父亲的胳膊,父亲奋起神威,一刀砍掉了敌兵的狗头,剩下的一名敌兵被父亲的神勇吓破了胆,掉头就逃,父亲健步如飞追上去,挥刀向其头上劈去,敌兵本能地头一偏,刀锋从其脖子后面划过,虽鲜血迸溅,但未伤及要害,敌兵弃枪双手捂着脖子,歪着脑袋哀嚎着狂奔而去。父亲带着红军战士在敌群中左冲右突,如入无人之境。敌人见我军来势凶猛,抵挡不住,撤围而逃。这一仗,全团官兵用大刀杀敌数百,一战成名,被兄弟部队称为“大刀队”,父亲的名字作为战斗英雄登上了中央苏区的《红色中华报》。  

    父亲对党无限忠诚,执行上级命令非常坚决。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红军被迫开始了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征。离开了根据地,天上有敌机的轰炸扫射,地下有强敌的围追堵截,形势万分险恶。当时红军一、三军团在前面开路,五军团总是殿后担任掩护。因为红军装备差,又没有人员和粮弹的补充,担任掩护的部队主要靠大刀和刺刀同敌人硬拼。红五军团的指战员大多来自冯玉祥的老西北军,几乎人手一把大刀,敌人十分畏惧。但部队的伤亡也最大,人越打越少,还不能掉队,负伤就意味着被俘或死亡,没有增援和后续部队……唯一凭借的就是对党和人民的忠诚,视死如归的钢铁意志和牺牲精神。父亲当时只有21岁,担任副团长,每次战斗总是冲锋在前,撤退在后,随时做好了牺牲的准备……父亲每每回忆起长征路上的惨烈战斗和牺牲了的好兄弟、好战友,总是慨叹唏嘘不已,谆谆告诫我们子女:新中国和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切要倍加珍惜。  

    父亲的高尚品质还体现在他对国家、对民族的无限热爱,在民族危亡的关头能够挺身而出。

                                                                                                                                                   作者:曹伟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
  • 曹伟:看了你的文章,很是感动!你有一位勇敢的好父亲! 你的战友:闫习武 电话:13520465065


    写信时间:2011/09/27 20:4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