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推进航空研究和教育事业
在抗战大后方昆明,并非能安心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经常遭敌机空袭,逃警报,加以物价一日数涨,生活极端困难。尽管工作和生活条件如此恶劣,庄前鼎克服了种种困难,领导研究所和航空系作了许多有价值的工作,例如:
(1)利用航空风洞进行机型性能试验研究,为航空委员会各飞机制造厂提供改良机型的技术资料;
(2)利用航空风洞进行空气动力学的研究,如试验机翼和飞机模型的专题研究,风洞内气流扰乱程度的研究,以及一些纯理论性的研究;
(3)研制气象测量设备,进行高空气象方面的研究工作,得到气象界好评;
(4)飞机结构材料方面的研究,包括金属、非金属、原材料的生产、制造加工、性能测定等,以求飞机制造材料能自给自足;
(5)研制滑翔机,推动滑翔运动;
(6)培养航空专门人才,研究所与航空系密切合作,所内主要研究员为系里开课,并安排学生利用所内设备进行实验,从而保证毕业生质量;
(7)举办试飞员培训班,毕业生分配到部队飞机修理厂和制造厂服务,很受欢迎;
(8)编辑方面的工作。结合实际需要,积极组织进行论著和翻译工作。有三类:①大学教科书和参考书,②航空知识通俗读物,③专题论文。这对提高航空工程理论水平和普及推广航空知识,都起到积极作用。
在那抗战艰难困苦的岁月中,庄前鼎从未动摇坚持在科教战线上,争取抗战胜利的决心,尽管重庆国民政府曾再三商量调聘,甚至以“委座促驾”来电催请,他以“敬谢不敏”复电坚辞。他常说:“我这辈子不做官,也不善于做官,我要以毕生精力踏踏实实地做些有益于国家、造福于人民的实际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