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切换城市]

全国服务热线电话

0756-5505888

工作日:9:00-18:00(周一至周五)

专属网络思念空间

个人纪念馆,能让往生者的一生故事得以完整的留存,给后人留下宝贵的精神遗产。使家属无论随时随地都可以通过网络来祭拜往生者,传递思念之情,真正做到让爱与思念没有距离、生命的故事永久流传。

开国少将贺大增

贺大增是陕西佳县人,1906年出生。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转入 中国共产党。1934年参加葭县游击队。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27军84师1团连指 导员、红15军团81师3团营教导员、234团政委。参加了陕甘苏区反围剿和东 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15师344旅689团营教导员、团政治处主任、冀鲁豫 支队政治部组织科科长、新四军3师8旅22团政委。参加了平型关战斗。解放战...

张溥之死

张溥之死,结束了晚明众多文人救国的白日梦,也是一场时代的悲喜剧。读罢惊魂似梦里,千行清泪不成悲八月胥江浊浪奔,千人缟素为招魂多少人为之失声痛哭,多少人因此惊惶无主。张溥是为了社稷死的:南冠君子朔风前,慷慨西行倍可怜,多少人含悲流泪悼念着西行的张溥。 一介书生张溥,成长于晚明风雨飘摇的时代。他满怀一腔热血,继东林而起,联合正义之士,组织和主持文人团体复社,欲只手撑起明朝摇摇欲坠的天下。二十三岁...

开国少将梁辑卿

梁辑卿是山东莱西人,1912年出生于破落的封建家庭,原名梁世端。在本村读书 8年,后入县立高小读书,1931年入省立掖县第9中学读书,参加本校学生运动。 1932年参加反帝大同盟。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掖县第9中学党支部书记。 1935年梁辑卿中学毕业,任莱阳东南乡区委书记。1936年莱阳党组织遭到严重破 坏,他到济南找到党组织,被派到德州、博平做地下工作。1937年任莱阳县大队 副大队...

文震孟上疏弹劾魏忠贤

文震孟中状元后按惯例入翰林院为修撰,掌修国史。 当朝天子熹宗朱由校即位已三年了,这是一个昏君,他把精力都花费在玩上,骑马射猎,掏鸟捉鱼,尤喜木工活,手操斧锯,精心制作梳匣、屏风、亭阁,把军国大事交给魏忠贤去处理。 魏忠贤是个来自直隶河间府肃宁县(分属河北)的无赖,因赌博输了钱,被债主逼得走投无路,遂自阉入宫,当了太监。他竭力讨好、巴结熹宗的乳母客氏,使客氏成为他的对食,即假夫妻。客氏的帮...

康健民少将

(19161977)甘肃省定西县人。一九三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二十六军骑兵团连政治指导员、代团长、团长,红一军团骑兵团副团长。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二大队三队副队长、队长,八路军留守兵团骑兵团团长,陕甘宁边区保安司令部骑兵团团长兼政治委员,骑兵旅旅长,绥远绥中军分区司令员。解放战争时期,任晋绥野战军骑兵旅旅长,第一野战军骑兵师师长。中华人...

顾颉刚在学术方面成就

顾颉刚作为一个史学家,享誉中外学术界,影响深远。他将史学上的创见运用到民间文学、民俗学领域来,为之贯注新血液,探讨新方法,同样取得了极大成就。他在孟姜女故事和歌谣学、民俗学诸方面的研究,赢得了很高的荣誉。   1924年,顾颉刚在《歌谣》周刊上连载《吴歌甲集》,历时三月,获得学术界好评。《吴歌甲集》于1926年由北大歌谣研究会出版单行本,这是一部科研价值很高的歌谣集子,不但出版的时间较早,而...

顾均正成就

顾均正(1902.11.26-1980.12.16)现代科普作家、出版家、文学翻译家。出生于浙江嘉兴,逝世于北京。   1919年7月初中毕业。在农村小学教学4年,并自学英文。1923年考入商务印书馆编译所当编辑,先在理化部编撰理化读物,后调《少年杂志》、《学生杂志》任编辑,1926年,应上海大学文学系主任陈望道之邀,在该校讲授世界童话。1928年,到开明书店工作,历任编校部主任、编辑部主任。...

纪念中国现代著名佛学家法尊法师

 今年是中国现代著名高僧、佛学家、翻译家法尊法师(19021980)圆寂20周年。我怀着对法尊法师无限敬仰之情,来此五台胜境出席由山西省佛教协会主办、五台山佛教协会和广宗寺承办的纪念盛会。   20年前,在法尊法师圆寂之后,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曾在法尊法师遗容前发表了饱含深情厚谊的悼词,缅怀法师学习佛法、入藏求法、翻译藏传佛教要典、弘法利生的艰苦卓绝的一生。   其中说:   ...

追忆我们的父亲林辉山

林辉山病重期间在上海赶写回忆录   □林唯舟 林永生 林进   1980年11月13日18点59分,在杭州浙江医院二楼的病床上,我党优秀的儿子、我县杰出的老红军战士、原中共浙江省五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林辉山同志在宁静的氛围中与世长辞。   林辉山,家谱上的名字叫林上厅、又名苏岳、飞山,1906年1月23日生于赤溪镇圆潭村的一个挑夫家里。   从1930年他开始找红军,到去世的那一天...

缅怀著名出版家黄洛峰

黄洛峰     黄洛峰(中)、徐伯昕(右)、沈静芷(左)主持成立三联书店。(1948年香港)   新中国成立前夕部分云南同志聚于北京。前排左三楚图南、后排左一曾泽生、左三周保中、左五黄洛峰。   去年年底,为了探寻了解已经逝世24周年的著名出版家黄洛峰的非凡事迹,记者来到了北京西直门中国社会科学院宿舍,叩开了黄洛峰的大女儿黄燕生的家门。   文静端庄的黄女士谈起父亲黄洛...

李家文主要论著

1 李家文.四川榨菜业概况暨改进意见.农林新报,1939年,(17,18,19合刊):920;(23,24,25,合刊):1324.   2 李家文.实用种菜浅说.金陵大学园艺试验场出版,1949.   3 李家文.西班牙大蒜之引种工作.科学通报及科学世界,1950.   4 李家文.果树的生长和结果时期(译自《果树园艺》苏联国家农业图书出版局,1950年发行.И.B.белохон...

赵丹与周总理的情结

  武汉结识周恩来赵丹比周恩来小约20岁。他从小酷爱戏剧。少年时期,他受田汉南国社及摩登社很大影响和启发。1936到1937年间,赵丹先后主演了《十字街头》和《马路天使》。这两部优秀影片,被公认为是中国30年代电影的代表作,在世界电影史上也享有盛誉。1937年七七事变后,赵丹立即参加了公演抗战名剧《保卫芦沟桥》,并投身于抗日救亡演剧三队。年青的赵丹把不满周岁的爱女托付给外婆照顾,结队从上海出发,沿...

高攀龙-东林党肇始

高攀龙,家乡有东林书院,原为宋代杨时讲道之处。被革职后,高攀龙与其弟允成将东林书院重新整修,集合志同道合的朋友顾宪成、钱一本、薛敷教、史孟麟、于孔兼等在这里讲学,每岁一大会,每月一小会。当时一些被滴黜的士大夫,或世不能容而退居山野者,知道这个消息后,全都来响应归附。他们讽议时政,裁量人物。朝内官员也遥相应和。东林书院渐渐自成一党,后来遂称东林党,顾宪成也被尊称为东林先生。 高攀龙曾言:字辇毂...

俞建章-求学时期

俞建章,字端甫,出生于安徽省和县城里一个贫寒家庭。1911年,他才从小学毕业考入中学。高中毕业考入天津北洋大学。过两年转入北京大学地质系,由于学习成绩优异被校方选派赴日本作短期参观。   1924年俞建章毕业于北京大学,经他老师孙云铸介绍受聘于河南开封中州大学,担任助教工作。1928年经他的老师李四光介绍进入了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工作,得到美籍地质学家A.W.葛利普(Grabau)的指导。他...

汤显祖的文学主张

汤显祖出身书香门第,早有才名,12岁的诗作即已显出才华。14岁补县诸生,21岁中举。这时,他不仅于古文诗词颇精,而且能通天文地理、医药卜筮诸书。 26岁时刊印第1部诗集《红泉逸草》,次年又刊印诗集《雍藻》(未传),第三部诗集名《问棘邮草》。28岁时作第1部传奇《紫箫记》,得到友人的合作,但未完稿,10年后改写为《紫钗记》。34岁中进士,在南京先后任太常寺博士、詹事府主簿和礼部祠祭司主事。万历十九...

活动年表

1952年9月28日,农历壬辰年八月初十日:中国人民第二届赴朝慰问团赴朝   9月28日至12月5日以刘景德镇范为总团长,陈沂、胡厥文等人为副总团长的中国人民第二届赴朝慰问团赴朝,北京戏剧、曲艺界著名演员谭富英、裘盛戎、小白玉霜、高元钧、曹宝禄、关学曾、白凤鸣、尹福来、顾荣甫、王世臣等参加文艺工作团赴朝。   1953年10月4日,农历癸巳年八月廿七日:中国人民第三届赴朝慰问团赴朝   中...

开国少将张强生

张强生是江西安福人,1916年出生。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次年加入中国共 产主义青年团。1934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湘赣军区第1军分 区司令部司号长、游击队分队长。参加了湘赣苏区反围剿和叁年游击战争。 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第一支队2团连长、营长、1师2旅4团参谋长、5团团长、 苏南第二支队支队长。解放战争时期,任新四军1师16旅48团团长、华中野战军1 1纵31...

徐渭—书画成就

明代(公元1368~公元1644年)时期的中国,美术正处在学习古人与创新两种意识碰撞的特殊阶段。水墨写意画迅速发展,以徐渭为代表的泼墨大写意画非常流行,名家出现很多,技法也不断更新,徐渭凭借自己特有的才华,成为当时最有成就的写意画大师。他的写意花卉,用笔狂放,笔墨淋漓,不拘形似,自成一家,不简单的追求物象外表形式,独创水墨写意画新风,与陈道复并称青藤、白阳,对后来的影响很大。他的才能还表现在戏曲...

徐文烈将军传略

解放战争时期,滇军第六十军长春起义,加速了人民解放军解放东北的进程。此后,党成功地将这支起义部队改造成为真正的人民军队,并创造了许多经验,堪称在中国共产党旗帜下成功改造起义部队的典范。而创造这一光辉业绩的就是徐文烈。   徐文烈,1909年出生在云南宣威县。自青年时代起,即投身革命运动。在省立曲靖第三师范读书时,受进步师生影响,徐文烈阅读进步书籍,觉悟提高很快。1928年7月,中共地下组织在校...

戚家军

戚家军成军于治世(相对明末),所面对的敌人以倭寇中的萨摩人为主。戚家军赖以成名的,是严明的军纪,职业化的训练水平,东亚最先进的装备,百战百胜的战绩和高达十余万级的斩级记录。 戚家军嘉靖三十八年(1559)成军于浙江义乌,总兵力四千人,主力是义乌农民和矿工。自成军起,大小数百战未尝败绩。比较有名的大战有:嘉靖四十年台州之役,经新河,花街,上峰岭,藤岭,长沙等战斗,十三战十三捷,斩杀真倭3000...
  共13469页,到第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