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切换城市]

全国服务热线电话

0756-5505888

工作日:9:00-18:00(周一至周五)

专属网络思念空间

个人纪念馆,能让往生者的一生故事得以完整的留存,给后人留下宝贵的精神遗产。使家属无论随时随地都可以通过网络来祭拜往生者,传递思念之情,真正做到让爱与思念没有距离、生命的故事永久流传。

施陶芬贝格:桌子底座救了希特勒一命

12时过后,施陶芬贝格走进最高统帅部长官凯特尔的办公室。凯特尔告诉他,因为墨索里尼要在14时30分到达,原定13时召开的会议提前到12时30分。时间已所剩无几了。左眼失明,左手只有3个手指的施陶芬贝格匆忙躲进厕所,开始组装炸弹。盛夏的高温加上过分紧张,使施陶芬贝格的动作变得迟缓。在凯特尔副官不断的催促下,他只好把原定的两枚炸弹减为一枚,定时装置设为12分钟。 施陶芬贝格换下湿透的衬衫,匆...

施陶芬贝格:带着定时炸弹去见希特勒

施陶芬贝格对克莱斯特面授机宜:德军即将改用新军服,一批样品已经生产出来,军工厂决定找个时间请军官和士兵试穿,让希特勒检阅。军工厂的内线已与施陶芬贝格达成秘密协议,刺杀行动就选在希特勒阅兵之时进行,而试穿军装的其中一人便是克莱斯特。按照设想,克莱斯特要把炸弹捆绑在腹部,待希特勒上前细看时引爆,与他同归于尽。但新军服在盟军轰炸期间全部被毁,希特勒一纸令下:取消阅兵式。 于是,秘密组织只能等待下一...

组图:孙志刚墓碑在其故乡湖北黄冈陶店乡建成

已建成的孙志刚墓碑 孙志刚父母悲痛万分 昨日,孙志刚之墓在他的故乡湖北黄冈市陶店乡幸福村建成,当他的父亲孙禄松把珍藏在柜子里的遗像拿出来时,他的母亲悲痛万分。 让我们记住:正是孙志刚为维护做人的尊严的惨死才换回收容遣送制度的废除。这一悲痛的事件永远提醒我们,要珍视和争取公民应有的每一份权利,推动中国的政治文明、法治建设和社会进步。 (记者邱焰摄影报道) 2003年12月1...

孙志刚在湖北黄冈下葬 魂归来永安故土(图)

以死换取一法终结 孙志刚魂入故土 归乡路坎坷前行 天阴沉沉的,空气里弥漫着一层薄薄的雾。 昨晨6时30分,低沉、悲凉的哀乐划破黎明前的寂静,由远及近地飘来,孙志刚的灵车缓缓驶向黄冈市区。 车颠簸得厉害,黄冈市陶店乡幸福村出村的土路坎坷不平。求学、就业、寻梦,孙志刚在这条路上从年幼走到了成年。 今年2月6日(正月初六),孙志刚最后一次离家,去广东打工。在这条土路上,他拉着父...

湖北青年孙志刚

因一个人的死亡而引发国务院出台了新的《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 从收容变救助,湖北青年孙志刚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一个自由公民,在自己的国家因为没有携带证件而被活活打死。在媒体和学界关注下,国务院出台了新的《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旧制度开始松动,但是暴露出的城乡二元结构对立、公民自由迁徙权、违宪审查机制等问题,还需要更长时间的努力。 《孙志刚墓志铭》的文字...

马志民:实践“中国旅游地产”

抛开生态旅游来谈马志民对地产学的贡献,多多少少有些单薄。在马志民的人生词典里,地产开发不过是一个事业过程,生态旅游才是这位大师的终极追求。 十多年来,我们一直通过华侨城的三大主题公园的成功,关注这位大师的智慧、魄力和历史生态良知。今天,惊动旅游界、地产界及历史生态学界的惠州白鹭湖开发,让我们有机会近距离接触大师,来触摸中国旅游地产的发展脉搏,并探寻其成功之谜。 实践家的人文关怀 ...

马志民:深圳建设的先行者

1 17岁参加东纵投身革命 马志民原名马启煌,1932年5月14日生于广东省台山县白沙乡的一个华侨人家。马志民是他1949年参加东江纵队后给自己改的名字,即为国为民之意。 马志民的父亲马维鸿早年曾经留学日本早稻田大学,参加中国留学生进步组织,学成后回国任大学教授。父亲对长子马志民要求严格,早早就送他入私塾,还常亲自教他背诵《陋室铭》等优秀古文。但对马志民幼年影响最大的还是母亲余静坤,...

噯伱直菿詠逺

噹伱離開莪埘莪才3歲.岢媞伱......莪想伱ㄋ

“最可爱的人”戴笃伯走了

既是战斗英雄又是劳动模范 最可爱的人戴笃伯走了 本报讯(记者 何爱华 通讯员 周桂成)2月25日上午,著名作家魏巍笔下最可爱的人戴笃伯追悼会在常德汉寿县殡仪馆举行。当日一大早,各界群众自发赶往殡仪馆,向最可爱的人戴笃伯作最后的告别。 一生充满传奇色彩的戴笃伯是2月23日上午9时28分因患多发性骨髓瘤医治无效,在长沙安详离世的,享年79岁。 戴笃伯出生在汉寿县株木山乡一个贫困农民家...

平凡岗位:青春更美丽

1953年1 月,戴笃伯被护送回国,先在吉林省通化治疗,摘除了右眼,取出了身上15块弹片,但他脑子里、腰部还有8块弹片太深,无法取出。1953年5月,应浙江省的请求,戴笃伯被护送到浙江的绍兴疗养院边治疗边休养。经过一年多的治疗、休养,戴笃伯竟奇迹般地站起来了,左眼也恢复了微弱的视力。与此同时,他获得了中央军委授予的一级战斗英雄称号和金日成一级勋章,也成了一级残废军人。 1954年12月,...

抗美援朝:“最可爱的人”

戴笃伯于1931年1月7日出生在湖南汉寿县株木山乡清水坝村一个农民家庭。1948年7月毕业于汉寿简易师范学校。1949年8月初,中国人民解放军进驻汉寿,戴笃伯积极报名参军,任38军112师335团政治队任文化教员。他创新的标语教学法得到了师部的嘉奖,并荣立个人三等功。给战友们扫除文盲没有课本,戴笃伯灵机一动,把张贴在各处的标语汇集起来,发动会写字的战士抄写成册,发给不识字的战士。 1950年...

陈独秀之女的坎坷人生

1956年,安徽籍的中年妇女陈子美和丈夫李焕照全家,从上海迁居广州。文革期间,陈子美被打成反革命牛鬼蛇神和中国最大的右倾机会主义分子的孝子贤孙,关进牛棚,批斗游街,遭受种种折磨。上世纪70年代的一个深夜,年近六十、遍体鳞伤、披头散发的陈子美,用一生的积蓄和首饰,秘密请人把自己绑在一只汽油桶上,冒死偷渡去香港。 这位老妪,其实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陈独秀的女儿陈子美。 幼年辛酸 婚姻不幸 ...

对越战争英雄系列--孤胆英雄岩龙

1978年3月,18岁的岩龙来到驻防云南的14军41师123团五连二排四班当战士,他是云南省景洪县勐龙公社曼井烈大队人,傣族,是一个不熟悉汉语的新兵。 他们这个班九名战士九个民族,但只有岩龙一个不熟悉汉语。但小伙子蛮机灵的,开饭了,班长一个手势,他拿上碗就跟着:集合了,班长做了个手势,他提上枪就走。只有上课没办法,得班长单兵教练,至于操作要领必须手把手地教了。为了沟通语言,还特地为他聘请了一...

岩龙

1978年3月,18岁的岩龙来到驻防云南的14军40师120团65分队当战士,他是云南省景洪县勐龙公社曼井烈大队人,傣族,是一个不熟悉汉语的新兵。 他们这个班九名战士九个民族,但只有岩龙一个不熟悉汉语。但小伙子蛮机灵的,开饭了,班长一个手势,他拿上碗就跟着:集合了,班长做了个手势,他提上枪就走。只有上课没办法,得班长单兵教练,至于操作要领必须手把手地教了。为了沟通语言,还特地为他聘请了一个懂...

况钟园林景区

景区包括况钟园林,塔里和桐山三个小区。 历史遗址,名人墓圆,科普探奇是况钟园林小区的主要特色。区内的东门山遗址属春秋时期的山坡型遗址,文物工作这者在此采集了大量的石器,陶片等;赛下山遗址为新石器至商周时期的村落遗址,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距今5000多年,是赣江流域一处较珍贵的史前遗迹,为开展历史文化遗迹考察游提供了珍贵的资源。江西省兴建最早的森林公园况钟园林,位于县城东面,是靖安历史名人,明...

悼念李懋之将军唁电诗文集

一、哈军工学员 栗前明 邓先群 沉痛悼念老首长李懋之同志 栗前明 邓先群 老首长李懋之同志近日离开了我们,得知这个不幸的消息,我们的眼泪止不住的流,他慈祥的面容又浮现在的眼前,他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李懋之同志是我们在哈军工和二炮的老领导,他是我党真正的共产党员。他曾跟薄一波同志参加过抗日战争,后又参加了打败国民党反动派的解放战争的全过程。建国之后,他作为陈赓院长的得力助手,在哈军...

第二炮兵原副司令员李懋之同志逝世 享年102岁

新华网北京2月24日电 第二炮兵原副司令员李懋之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月11日在北京逝世,享年102岁。 俞正声、徐才厚、郭伯雄、刘华清、梁光烈等,分别以不同方式,对李懋之同志的逝世表示深切哀悼,对其亲属表示慰问。 李懋之是山西省襄垣县人,1938年参加革命,194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他历任参谋、副大队长、副营长、代营长、旅参谋主任、团参谋长、抗日军政大学太岳分校参谋长等...

柴静:陈虻不死

一 2000年,我接到一个电话。 我是陈虻 说完他意味深长地停顿了一下,可能想给我一个发出仰慕的尖叫的时间。 谁? 中央台的陈虻他听着挺意外我没给你讲过课? 你哪个栏目的? 嘎我东方时空的,想跟你合作一个节目 我俩在梅地亚见了面,他坐我对面,翘着二郎腿,我也翘着。 你对成名有心理准备么? 哟,中央台的说话都这么牛么?我才二十三四岁,不服得很如果成名是一种心...

陈虻:怀念你,怀念一个时代

12月23日凌晨,陈虻最好的同事和朋友崔永元、李伦等人,眼看着那条代表他心脏活力的曲线慢慢变直了。 最近两年他几次发病,自9个月前确诊为胃癌之后,坏消息接二连三,但他始终乐观,女同事们收到他的短信,别担心,等你们都穿上棉裙子的时候,我就好了。 猝不及防的诀别令每个人都感到悲凉孤寂,大家不知道离开了医院还能去哪里。后来敬一丹、白岩松他们到陈虻的办公室待了一夜。 他的办公室离央视旧台址不...

名人评述陈虻

白岩松:我和他是兄弟 (陈虻在10年前开创的《生活空间》,通过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创造了中国电视界的一个神话,这个栏目为后人留下了一部小人物的历史。) 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陈虻创意。这句由著名演员王刚配音的话语,至今在观众中有口皆碑。 是否可以说,陈虻是中国电视、中国社会纪录片的推动者?对此,央视著名主持人白岩松昨日说:毫无疑问。当开始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的时候,就是对他工作的一种...
  共13474页,到第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