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切换城市]

全国服务热线电话

0756-5505888

工作日:9:00-18:00(周一至周五)

专属网络思念空间

个人纪念馆,能让往生者的一生故事得以完整的留存,给后人留下宝贵的精神遗产。使家属无论随时随地都可以通过网络来祭拜往生者,传递思念之情,真正做到让爱与思念没有距离、生命的故事永久流传。

第17节:自主之路(2)

第17节:自主之路(2)   然而,李鸿章决定释放大院君,袁世凯总觉得是个错误。从这时起,袁世凯敢于对被他神化的李鸿章抱怀疑态度了。   由于释放了大院君,亲清倾向极强的闵妃派也开始产生反清情绪,这是无法否认的事实。不过,对名义上的属国,长期地拘留国王之父,听起来也不妥当。释放这件事,从人道的立场上看,谁也没有理由责难。而且,为维护岌岌可危的宗主权,使用古典的分而治之的方法,也无...

第16节:自主之路(1)

第16节:自主之路(1)   自主之路   亡命的金玉均被日本政府转移到小笠原岛时,朝鲜宫廷又开始策划同俄国接近。除了俄国,还能依靠谁的势力呢?宫廷里飘荡着这种空气。   前次对俄接近时情报泄露,被清政府得知,以失败告终,这次就必须格外谨慎。闵妃等人有着巨大的危机感,何况还有一个大院君,简直是闵妃的不露面的劲敌。大院君的背后有清政府做后盾,善于操纵的袁世凯不知什么时候会操纵...

第15节:还乡(2)

第15节:还乡(2)   在久别的房间里,和妻子两人对坐时,袁世凯开始忐忑不安了。   那时代,男人置妾是正常的。所有的元配妻子,只要守住正夫人的宝座,对丈夫在外纳妾的事并不过问。袁世凯去朝鲜前,已经纳美女沈氏为妾。他在登州吴长庆处做幕僚时,正妻于氏未能同行。她认为与其给丈夫做身边琐事,不如守在家里,更能巩固正妻地位。   沈氏是袁世凯在天津赎出来的女子,按照出生地,人们都...

第14节:还乡(1)

第14节:还乡(1)   还乡   如果袁世凯为人谦逊,或许能避免正面冲突。但是,他极不谦逊。年轻气盛,平素已是傲气凌人,平乱有功,就更加目中无人了。   叔父袁保龄每次写信都教导他:要谦虚、自制。同时写信给吴兆有:袁世凯年幼无知,或惹仁弟不快,请勿介意,善为照拂   被金玉均杀害的亲清派人物同袁世凯情深意厚,他觉得应当给遗族以抚恤,便下令从军饷中支付。   军...

第13节:提督与青年(10)

第13节:提督与青年(10)   这个青年人,说不定把我当成了竞争对手。袁世凯苦笑了。   这时,袁世凯和唐绍仪的身份相差悬殊。袁世凯有着与提督相等的职权,而唐绍仪只不过是外国顾问的助手,无官无职。   我不是翻译,是协助财政经济事宜的。临别时,唐绍仪特意说。   知道,知道。   袁世凯急忙从唐绍仪的热情中逃脱了。不知为什么,他有点受不了,并预感到今后也会受他...

第12节:提督与青年(9)

第12节:提督与青年(9)   左营使李祖渊和前营使韩圭稷还没有醒过酒来,便鲜血淋淋地离开了人世。   左赞成闵泳穆来了,李圭完和高永锡从左右夹着他走进宫内。   为什么搞得这么森严!   对闵泳穆的问话,两人不作回答。他们在考虑什么时候拔刀杀人,根本没听进耳朵里。   噢,日本兵   闵泳穆嘟哝了一句,而李、高二人仍不做声。突然,两个人同时转过身来,黑暗...

第11节:提督与青年(8)

第11节:提督与青年(8)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说是异变、异变,却只有宫中乱哄哄的。乱贼在哪里?都干了些什么?金玉均,你清清楚楚说一下!闵妃质问道。   她觉得事情不大对头。   金玉均正苦于回答时,轰轰两声巨响从仁政殿方向传过来。这是金凤均和李锡伊两人按原定计划点着了炸药。如果没有这两声巨响,真的会使人想不到异变了。   仁政殿的爆炸声把金玉均从困境中拯救出来。 ...

第10节:提督与青年(7)

第10节:提督与青年(7)   紧急时可以不经政院批准,开门!守将向部下命令道。   金玉均、金凤均、李锡伊等人从金虎门鱼贯而入。宫里静悄悄。阴历十月十七日,月明如昼,只有巡逻军卒的脚步声不断传来。仁政殿底下,早就埋好了炸药。   把炸药挖出来,三十分之后引爆!   金玉均命金凤均和李锡伊两人留在那里,自己朝协阳门走去。协阳门外有武装军士把守,再往前走,不穿朝服者按制...

第9节:提督与青年(6)

第9节:提督与青年(6)   金玉均三言两语指示完,急忙返回宴席,要不然时间长了别人会怀疑。   我想该上茶了仿佛他离席是去关照上茶的事,其实,不用关照也该上茶点了。   闵泳翊紧皱眉头,邮政局总裁是洪英植,在这个宴席上,金玉均是不该跑到厨房要东要西的。金玉均是个用心周到的人,似乎同平时不大一样,难道有什么事?   金玉均在日记中说他已发觉闵泳翊颇有疑忌之色,又说岛村...

第8节:提督与青年(5)

第8节:提督与青年(5)   朝鲜军队的核心人物四营统率之中,前营使韩圭稷、右营使闵泳翊、左营使李祖渊出席。按金玉均的武装政变计划,这三人全在诛杀之列。   入席之前,金玉均到厨房关照厨师:今晚外国客人多,他们在席上有慢慢交谈的习惯,所以不要急于上菜,最好慢些!这是因为预定在八时半至九时之间举事,如果在此之前宴会结束了,对政变不利。   金玉均坐在岛村与川上之间,正对着李祖...

第7节:提督与青年(4)

第7节:提督与青年(4)   对,我非做一个这样的人不可哪怕只有五分能力,也得人们相信我有十分能力!袁世凯暗暗想。   丁汝昌把李鸿章奉为信仰,而这时的袁世凯还没有什么信仰之类的东西,但他深知信仰是强有力的,是奋斗的智慧。对于什么能使自己成功,什么能使自己失败,袁世凯有极其敏锐的嗅觉,简直称得上是天才。这也许是一种本能吧。不论什么事,他都把它同人生的斗争联系在一起。   提...

第6节:提督与青年(3)

第6节:提督与青年(3)   大院君颇有才干,但过于独断专行,结果政治上漏洞百出,被政敌钻了空子。   他的政敌是李太王之妃闵氏一族。在大院君看来,作为自己的儿子的妃子,是他亲自选定的,竟然忘恩负义。而闵氏一族认为:太王已经二十多岁了,总有个大院君这样的保护人,实在讨厌。外戚掌握实权,在朝鲜是合情合理的。   闵妃与胞兄闵升镐攻击大院君失政,鼓吹国王亲政。1873年,大院君...

第5节:提督与青年(2)

第5节:提督与青年(2)   如此强大的起义军,被李鸿章采取分割作战,终于土崩瓦解。朝廷军的骨干是淮军。丁汝昌在讨伐捻军中立了功,从下级军官升为中坚军官,进而跻身于高级将领之列。   因为那家伙识文断字啊!昔日的伙伴们半带妒意地说。的确,丁汝昌很好学,不仅在少年时代,从军以后也孜孜不倦地学习。   然而,最幸运的恐怕是他当上清军中为数甚少的水师将领。他的出生地庐江县是水乡泽...

第4节:提督与青年(1)

第4节:提督与青年(1)   提督与青年   袁世凯同丁汝昌驾着舢板找寻登陆地点,正赶上退潮,船不能动了,只好赤脚步行一里多路上岸。清代的一里,不过是五百七十六米。走过这段布满乱石、碎贝壳的海滩,袁世凯的脚被擦伤出血了。丁汝昌见了,笑道:   真难为你这位少爷了!   丁汝昌的语气,仿佛是袁世凯在与他并肩统率军队。其实,那时候两人的身份差别很大。也许后来当上总督、大总...

第3节:陈舜臣为什么不热?

第3节:陈舜臣为什么不热?   陈舜臣为什么不热?   北京晚报:沈沣   今年日本历史小说热,市场更喜欢日本作家的日本历史小说。司马辽太郎、山冈庄八、海音寺潮五郎的日本历史小说规模化被引进,其中标志性的作品是13卷本、550万字的《德川家康》。电脑游戏迷的亚文化原来也可以成为主流读物。   可是没有理由解释同辈分的陈舜臣为什么不热?一个旅居日本的华裔作家,他写的中国...

第2节:从大历史的角度反思中国的“奇耻大辱”

第2节:从大历史的角度反思中国的奇耻大辱   从大历史的角度反思中国的奇耻大辱   陈舜臣大历史写作的开山名著《甲午战争》出版   1894年那场发生中日两国之间的战争距今已有115年,但它带给国人的震撼却从未被削弱过。   一百多年前,战争败讯传来,海军出身的思想家严复中夜起而大哭, 谭嗣同更是忧愤非常,挥笔写下:世间万物抵春愁,合向苍冥一哭休。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

甲午战争(第一部分)第1节:当垂老的晚清遭遇青春萌动的明治

当垂老的晚清遭遇青春萌动的明治   评陈舜臣大历史写作的开山名著《甲午战争》   旅日学者 李长声   陈舜臣是东汉陈寔的后裔;陈寔,就是把窃贼叫做梁上君子的那位。祖上从河南颍川南迁福建泉州,再搬到台湾,父辈经商,又移居日本。他出生在神户,那里有陈家墓地,碑上还刻着颍川。虽然生于日本、长于日本,几乎从未遭受过歧视,陈舜臣却抱有强烈的中国人意识。这种意识不仅不妨碍他成为日本小说家,...

悼路遥(转载)

我当年插队的地方,延川,是路遥的故乡。我下乡,他回乡,都是知识青年。那时我在村里喂牛,难得到处去走,无缘见到他。我的一些同学见过他,惊讶且叹服地说那可真正是个才子,说他的诗、文都写得好,说他而且年轻,有思想有抱负,说他未来不可限量。后来我在《山花》上见了他的作品,暗自赞叹。那时我既未作文学梦,也未及去想未来,浑浑噩噩。但我从小喜欢诗、文,便十分地羡慕他,十分的羡慕很可能就接近着嫉妒。   第一次...

路遥不为人知的艰辛(转)

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路遥是中国最有影响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影响了整整两代人,他的《平凡的世界》长销不衰,人们无法理解,在路遥去世之后,他的家人为什么陷入如此的绝境?路遥为家人留下多少遗产?这些遗产又去向何方?记者辗转陕西榆林、清涧、延安、西安等地,对此展开了调查。   1992年11月王卫国(路遥)患肝硬化腹水去世   1996年路遥弟弟王卫军患肝硬化腹水去世   2007年4月路遥弟弟王天...

永远的路遥

永远的路遥 写给我心中的路遥 有的人活着, 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 他还活着 这是已故著名诗人臧克家《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的开篇语,把它写在这里作为我文章的前言,写给我心中的路遥认为是再合适不过的!写下它以怀念路遥,纪念鲁迅,纪念臧克家 我相信路遥肯定能够背诵《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但他不会想到臧克家这不仅是为鲁迅写的,也是为他写的!也相信臧克家看过《人生》和《...
  共13474页,到第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