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切换城市]

全国服务热线电话

0756-5505888

工作日:9:00-18:00(周一至周五)

专属网络思念空间

个人纪念馆,能让往生者的一生故事得以完整的留存,给后人留下宝贵的精神遗产。使家属无论随时随地都可以通过网络来祭拜往生者,传递思念之情,真正做到让爱与思念没有距离、生命的故事永久流传。

薛暮桥:市场经济拓荒者

薛暮桥,1904年10月25日出生于江苏省无锡县。1926年投身铁路工人运动,1927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被捕入狱。在狱中,学习经济学、哲学、历史,为日后的研究打下基础。 1931年后开始从事中国农村经济调查,1934年任宣传抗日救亡著名刊物《中国农村》的主编。1938年参加新四军,任新四军教导总队训练处副处长、抗大五分校训练部长。在行军途中写下了《中国革命问题》和《...

萨拉马戈最后的死亡寓言

萨拉马戈最后的死亡寓言 在葡萄牙队把朝鲜队踢成7 比0 的夜晚,葡萄牙队的成员每人手臂上都戴着黑纱,因为那天是葡萄牙的全国哀悼日,纪念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若泽萨拉马戈(Jos Saramago)。   在里斯本, 两万人参加了诺贝尔奖获得者若泽 萨拉马戈(JosSaramago)的追悼仪式。不过浩浩荡荡的人群中却没有葡萄牙总统席尔瓦的身影。这位天主教背景的右翼总统说,自己在文豪生前没见过...

世纪争产案

  富豪王德辉1990年被绑架失踪后,七年来生死未卜。他的父亲王廷歆于1997年5月向香港高等法院提出诉讼状,要求法院裁定王德辉在法律上已经死亡,并要求法庭裁定他持有的王德辉在1968年的遗嘱是最后一份遗嘱,并根据该遗嘱继承全部遗产。但龚如心提出反对,指王德辉于1990年失踪前把一份中文遗嘱交给她,让她继承全部遗产。王廷歆继而揭露王德辉当年曾经雇用私家侦探跟踪龚如心,揭发她和另一男子有婚外情,其后...

重庆黄埔抗战老兵邓德高一路走好

重庆黄埔抗战老兵邓德高老人因器官衰竭,于2018年10月31日凌晨4时20分溘然长逝,享年103岁。老人1938年考入黄埔军校14期六总队一大队,后到第九战区30集团军任参谋给司令王陵基当助手,在江西作战。 2012年10月,在永川一户农家寻访到邓老,关爱至今。2015年在深圳龙越慈善基金的支持下,送爷爷住进养老院。虽然清贫与苦难一直伴随着老人,老人却用淡定豁达的人生态度、顽强坚韧的生存毅力,向我...

参加革命工作

参加革命工作

深圳17岁侗族姑娘杨思仙被割破动脉杀害

在龙岗李朗创业园打工的17岁侗族姑娘杨思仙前晚11时许倒在了回家路上,她的致命伤在脖颈处,来自医院的消息显示,杨思仙是被割破动脉,失血过多而亡,随身带的手机和皮包都在。歹徒的作案动机成疑,警方没有透露相关信息,称正在全力破案中。图为杨思仙工作时的照片。 16日晚10点半,杨思仙下班回家,与她同行的是她的表嫂吴女士。据吴女士说,每晚下班后杨思仙都会循着布澜路回家,从上班的地方到大肚坑的出租屋,步行...

苏联时代最叛逆的女导演穆拉托娃逝世,享年83岁

当地时间6月6日,乌克兰传奇女导演琪拉·穆拉托娃(Kira Muratova)病逝于敖德萨市,享年83岁。从影半个多世纪以来,她拍摄了近20部剧情长片,在艺术电影领域享有盛誉,只是由于其人其作生逢特殊时代,导致艺术电影圈外的普通观众所知甚少。1934年11月5日,穆拉托娃生于现属摩尔多瓦共和国(夹在罗马尼亚与乌克兰之间的欧洲内陆国,当年为前苏联加盟共和国之一)的索罗卡市,原名琪拉·克洛科娃(Kir...

常年客居异乡,拳拳故园情怀

倪集华说:“虽然父亲毕生致力于学问的研究,大部分时间都没有在老家乐清,但生前对家乡一直有着非常深厚的情结,经常念叨家乡事儿。”  晚年时,倪士毅曾带着几位子女多次回乐清,看家乡的风土人情,看雁荡的山水。倪集华说,每次回老家父亲都特别开心。  “十年辛苦不寻常,佳志琳琅永留芳。”这是1999年前后,倪士毅为编写《乐清县志》所写的诗句。据倪集华回忆,当时乐清为了编写县志专门赴杭州邀请他父亲作为内容...

吐血500毫升还要求见学生

10日上午,李德威教授病情突然恶化,不仅出现呼吸困难,而且大口吐血。“今天无论如何要见这两个学生。”出现这种状况,李德威还是要坚持见学生,好像有事要急着交代。  对于这次病情恶化,胡桂英医师认为是感染所致,天天接见学生,对李德威的病情恢复不利。他所患的嗜血细胞综合征,死亡率达50%,特别需要隔离。  所以对李德威这一次见学生的要求,胡桂英和医护人员一起进行了劝阻,坚决不允许。  两名学生得知实情后...

李亚鹏外公去世享年105年 发文悼念表达相思之情

李亚鹏参加追思会10月19日,李亚鹏外公去世,享年105岁。11月12日晚,李亚鹏参加追思会后发文悼念外公,表思念之情。李亚鹏发文悼念11月12日晚,李亚鹏在个人社交账号上晒出一组外公的照片、自己与外公的合照,以及追思会现场的照片,追述其生平履历。文章写:“我敬爱的外公,凌照华先生,2018年10月19日在家人的陪伴下,安息主怀,享寿105岁。今日我代表母亲及大陆亲友参加了在洛杉矶清泉谷教会举办的...

三年后,机长被提起公诉

三年前,伊春空难44人死亡;三年后,机长被提起公诉。首例被起诉的机长,他,究竟该负什么刑责?究竟是安全观念不强,个人技术不硬?还是机场的地形、气候令他误判?一场空难,几十人的生命,付出巨大代价的中国民航业,又该得到哪些经验教训?今晚21:30,主持人董倩邀您关注:伊春空难,追责?反思!

高奇峰 (1888-1933),名嵡,高剑父胞弟,日本留学,同盟会员

高奇峰 (1888-1933),名嵡,高剑父胞弟,日本留学,同盟会员,与高剑父、 陈树人合称二高一陈,被称岭南画派,(因广东地处五岭之南,故名)广东番禹人,现代画家。 擅水墨。 广东番禺(今广州)人。 幼年多斋,因家境贫寒,曾寄食于他人之家为小役,至其兄高剑父振兴家道方挈之归。 17岁时,随兄赴日本留学,21岁学成归粤,作品初露于社会。 民国初年由广东省政府资助,与兄剑父同至上...

焦裕禄是山东淄博人

历史其实就是一种记忆,随着年代久远,很多人和事都变得模糊不清;特别是当事人离世后,如果没有文字留存,许多历史就从此湮灭。人民的好公仆焦裕禄作为一个具有时代印记的人物,距今已经将近半个世纪;经历过大浪淘沙的政治运动后,很多当事人都已经不在人世。笔者有幸见到93岁高龄的张申先生,听他讲起焦裕禄的往事。作为与焦裕禄相识10余年的老上司,张申无疑对焦裕禄有更为真实的记忆。   焦裕禄是山东淄博人,出生于...

张振军在昆明逝世,享年99岁

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原常务副部长张振军同志(享受副省长级医疗待遇),因病医治无效,于2010年9月7日5时35分在昆明逝世,享年99岁。 张振军同志1911年11月出生于河北省束鹿县,汉族,1938年7月参加革命工作,同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历任连教导员、独立营副政委等职;解放战争时期,历任团副政委、政委等职;解放后,历任师政治部主任、临沧边防军分区政委、临沧...

“贪官杀情妇”连续剧愈演愈烈

情妇雷区   湖北郧县近日发生一起杀人抛尸案,嫌犯是该县政府办副主任兼县行政服务中心主任李光升,死者李某长期与其保持不正当男女关系。李某多次提出与其结婚,否则给200万元了断关系,并多次要挟要告发李光升。11月20日,二人再次发生争执,李光升将情妇掐死并抛尸。(12月15日《武汉晚报》) 资料图片:浙江温州瓯海区原区委书记谢再兴一怒之下杀害情妇邵某并抛尸大海。   官员杀死情妇不是孤...

91岁飞虎队队员龙启明文革曾遭迫害

国内唯一健在、91岁的飞虎队队员,顺德人龙启明因病医治无效,1日零时35分在重庆逝世。其女儿龙玉兰说,父亲生前最后的愿望就是明年去北京参加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大会,还有回老家顺德看看。 曾想痊愈后参加抗战纪念活动 因年事已高,加上进食较少导致严重的营养不良,龙启明于7月初出现肺部感染,三次反复入院后因肺衰竭转入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专家反复会诊全力救治,社会各界也非常关心,但老人还是因为病...

91岁飞虎队员龙启明曾驾机接受日军投降

跟随陈纳德执飞轰炸日军   1923年龙启明生于香港的小康之家,父亲龙朝杰是香港电讯司副司长、香港华员会会长。从小接受英式教育,龙启明生活习惯西化。   1941年香港沦陷,龙朝杰拒绝为日本人工作,失去收入,决定让龙启明两兄弟逃至内地。   1942年龙启明考取中国航空委员会招收的留美空军学员。   1943年获得准飞行员资格,回国投入战斗。   1944年6月在驼峰航线飞行了2000多...

我是总想要跳出花盆的盆栽

但在大多数人的眼里,一个残疾的孩子,找到了自己的梦想,还有什么比这更幸福的呢? 什么是幸福? 漪然说,这个问题她曾想过很久。 后来总结出,幸福就是可以选择。比如,假日里父母的一句问话,今天想怎么过?她可以选择在家,或者去公园的草地上。 但大多数的日子,她无从选择。往往一觉醒来,全家已经进入运转,她需要快速地咽下早饭,不拖累父母迟到,然后在暗暗的屋子看书、阅读,等待着父母和弟弟的归来。 ...

又是一个清明节!

邵腾又是一个清明节,我和婆婆去看你和爸爸,妹妹和外甥也去了。你去天堂五年了,你依然在我的心里,每次去哪里看你我的心一路都在哭泣,邵腾想到你离我越来越远,我幻想你还会回来的梦想就会一点一点变小,我的孤独感就越强......邵腾非常想念你......邵腾我搬了新家,搬到新家三周就接婆婆来,清明又和她一起去看了你。邵腾来我梦里吧,我非常想念你,我们现在只能在梦里见面了,来吧....不写了,泪水已经模糊了...

通州运河上最后一位纤夫去世

通州大运河上最后一位老船工、北运河船工号子唯一的“非遗”传承人——赵庆福老人11月26日去世,享年87岁。千年的运河头从此失去了它最后的纤夫和喊号人。赵庆福1931年出生,是土生土长的通州北关盐滩村人,靠水吃水,盐滩村100户居民30户在运河上讨生活。赵庆福6岁上船,与父亲、姨夫和姑父往返于京津两地,浇船、扛活、拉纤、喊号,9岁时已会唱所有的运河号子。1943年前后运河断流,货运停滞,船工转行。赵...
  共13484页,到第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