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祭祀是借助互联网平台,将现实的纪念馆与公墓“转移”至电脑网页上的新兴祭扫方式。逝者家属在相关网站上为逝者注册一块虚拟“墓碑”,并附其生平简介等相关信息,输入祭扫人的名字,选择鲜花、花烛或留言等形式便可寄托思念。
不少网友表示,网上祭祀很好,不住同一个城市的亲人可以登录同一个祭祀网站,共同祭拜一位亲人,完成共同的心愿。网上祭奠可以弥补他们不能亲临墓地追思先人的遗憾,还能让他们有足够的空间写下对亲人的思念。
“网上纪念馆刚刚开通,随着鼠标的点击,一年365天,一天24小时,随时随地随处,亲友都可访问网上纪念馆,献一束鲜花,留一支旋律,点一支蜡烛,留一段文字。天堂纪念网负责人告诉记者,天堂网上纪念园已累积近亿次的祭扫点击量,人们把这里当成了怀念亲人的精神家园。
虽然祭奠网站可以让人们不出家门便完成对先人的追思,但也有不少网友呼吁,网上祭奠要注重对先人的尊重,不应在祭奠前做与祭奠无关的工作,如吃零食、吸烟、喝酒、高谈阔论等,祭奠时应保持端正态度,让祭奠回归其本义。 记者盖海元
链接:
清明节前后近郊游人数或现高峰
又是一年清明时。清明是春节过后的第一个小黄金周,市民出游意识加强,众多市民准备抓住回乡祭祖扫墓、探亲访友“空闲”游玩山水。
清明小长假,祭祖少不了,顺便踏青、春游也是必不可少的内容。与国庆、春节不同的是,清明期间,车流量以短途省内游为主,而且大多数都是踏青旅游。各旅行社主打的还是周边省份一日游、两日游等短线游线路。
“由于清明节并不是旅游旺季,旅行社并没有针对清明特推路线,推出的仍是一些踏青赏花、拜山祭祖的常规线路。”珠海海天国旅省内游负责人栾冰介绍说,由于清明小长假时间限制,省内短途游将受游客追捧。踏青、郊游、登山、摄影等。
清明小长假,除了拜山祭祖外,会确定一目的地,再邀上几个有车族朋友,三五成群地自驾车出游,放放风筝、烧烤野炊、踏青赏花……这比跟在旅游团后面转悠更随意。
根据规定,4月4日至6日小长假期间,小车跑高速公路将享受免费。由于高速免费,自驾游将成为许多市民的选择。
旅行社人士提醒,近郊游的人数在清明节前后或出现高峰。有计划出游的市民可早做安排,设计好出游线路,合理安排踏青和扫墓的时间,尽量避开高峰时段,避免大客流时的拥挤。
河南周口政府:制止借用清明节之机重新拢坟
临近清明节,为确保今年清明节期间全市群众祭扫活动安全、文明、有序,市政府日前下发通知,决定在全市开展文明祭扫活动。
清明祭扫活动周期短、人流量大。为此,通知要求各地时刻绷紧安全这根弦,认真检查祭扫服务场所设施设备,完善疏散路线和引导标识,必要时可采取分流限流措施;认真排查消除用电用火隐患,严格限制祭扫使用明火;加大野外祭扫用火巡查力度,防止因祭扫引发的重特大火灾事故;及时疏导殡仪馆、公墓等集中祭扫场所周边交通,确保群众祭扫安全有序。
倡导移风易俗,选择文明祭扫方式。通知要求,清明节期间,由县市区、乡镇主导,村委会、红白理事会发挥作用,可选择在公益性公墓内设立公祭墙、公祭碑等形式,组织开展集体公祭活动;可以集中开展以缅怀先烈、礼敬先贤、追思先人等为主题的祭扫活动,通过祭扫英烈、集体公祭、家庭追思会等形式,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要积极倡导鲜花祭扫、植树祭扫、网络祭奠等文明时尚的祭扫方式,传承优秀殡葬文化、弘扬时代精神。鼓励生态安葬,各地可因地制宜开展骨灰树葬、花葬等生态安葬活动。鼓励经营性公墓开辟生态公益墓区,提供免费或者低价骨灰安葬服务,引导群众摒弃硬质墓穴和墓志,以实际行动支持生态文明建设。
依法行政,全面落实惠民殡葬政策。通知要求各地充分发挥村民组织和红白理事会作用,做好群众思想工作。要认真贯彻国务院第628号令修订的《殡葬管理条例》,禁止在耕地、林地和铁路、公路主干线两侧等建造新的坟墓。对已平掉又重新拢起的坟头,要做好群众工作,逐步恢复耕作,制止借用清明节之机进行重新拢坟。要全面落实殡葬惠民政策,遗体接送、火化等基本费用由政府公共财政负担,免费为亡故人员提供骨灰盒、墓位和骨灰存放处,免费看护管理。
通知要求各地抓住清明节期间社会各界对殡葬工作高度关注的有利时机,广泛宣传殡葬改革的重大意义和积极作用,真正使文明殡葬、科学殡葬、绿色殡葬、惠民殡葬的理念深入人心.
澳门商报网:http://www.macaocp.com/a/hjpl/haojiangshuishou/2013/0401/29078.html
2023-07-24 15:38 光明网
2023-07-24 13:54 现代快报记者
2023-07-19 11:11 天堂纪念网